国风 · 郑风 · 清人

: 无名氏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镳镳。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邑军队驻在彭,驷马披甲真威风。两矛装饰重缨络,黄河边上似闲庭。 清邑军队驻在消,驷马披甲威又骄。两矛装饰野鸡毛,黄河边上自逍遥。 清邑军队驻在轴,驷马披甲任疾跑。左转身子右拔刀,军中好像准备好。

注释

清人:指郑国大臣高克带领的清邑的士兵。清,郑国之邑,一说卫国邑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 彭:郑国地名,在黄河边上。 驷(sì)介:一车驾四匹披甲的马。介:甲。旁旁:同“彭彭”,马强壮有力貌。一说行走、奔跑貌。 二矛:酋矛、夷矛,插在车子两边。重(chóng)英:以朱羽为矛饰,二矛树车上,遥遥相对,重叠相见。重,重叠。英,矛上的缨饰。 翱(áo)翔:游戏之貌。 消: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镳(biāo)镳:英勇威武貌。 乔:借为“鷮(jiāo)”,长尾野鸡,此指矛上装饰的鷮羽毛。 逍遥:闲散无事,驾着战车游逛。 轴: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陶陶:和乐貌。一说马疾驰之貌。 左旋右抽:御者在车左,执辔御马;勇士在车右,执兵击刺。旋,转车。抽,拔刀。 中军:即“军中”。一说指古三军之中军主帅。作好:容好,与“翱翔”“逍遥”一样也是连绵词,指武艺高强。一说做好表面工作,指装样子,不是真要抗拒敌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国风·郑风·清人》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民间政治讽刺诗,揭露郑国国君不爱惜民众,久役人民于河上,兵众不满,纷纷逃役。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写清邑士兵在黄河边上的彭地、消地、轴地驻防时的种种表现,采用反复咏叹的手法,以增强诗歌的气势,从而达到其讽刺的效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郑公恶高克,使将清邑之兵,御狄于河上,久而不召,师散而归。郑人为之赋此诗,言其出师之久,无事不得归,但相与游戏如此,其势必至于溃散而后已尔。”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变文浑古。”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唯郑文公恶高克,而使之拥兵在外,此召乱之本也。幸而师散将逃,国得无恙;使其反戈相向,何以御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壮观二首 其一

形式:

无涯小智壮营营,昔昔浮生梦数惊。 重到白沙登壮观,江湖醉眼暂揩明。

复制 米芾 《壮观二首 其一》

龙真行为天章待制林公跋书云秘府右军书一卷有一龙形真字印故作

形式:

龙形真字芸香里,伏日道山聊一启。 媪来鹅去已千年,莫像痴儿收蜡纸。 萧衍老翁食无肉,锦质绣章能独侈。 不知劫火付冤家,却误顽仙求令史。 文皇有金无鉴目,赖取穹官齐押尾。 徐生小黠辨茅檐,不道天真难力致。 晚薄功名归一戏,一奁尤胜三公贵。 牡丹不语人能醉,墨光觉胜朱铅媚。 与身俱生无术治,又染膏肓刘巨济。

复制 米芾 《龙真行为天章待制林公跋书云秘府右军书一卷有一龙形真字印故作》

甘露歌上呈留守门下侍郎

形式:

太微渊默严不动,斗为其车运中央。四序回旋变造化,一杓直指无偏傍。 柄臣比之号八柱,一柱难阙各有当。绍圣元年图旧德,更公玉麟使过国。 屹然山立天子重,列作八柱扶天极。天极尊严物有道,不减不溢常不忒。 均劳于外天阙柱,至今朝廷虚衮舄。皇皇辟君明如日,安用动威偃禾木,表以甘露太和液。 饮太液,亲寿益,公难老,归致太平万物好。

复制 米芾 《甘露歌上呈留守门下侍郎》

题永徽中所模兰亭叙

形式:

永和九年暮春月,内史山阴幽兴发。 群贤题咏无足珍,叙引抽毫取奇扎。 好之写来终不如,神助留为后世法。 二十八行三百字,模写虽多谁定似。 昭陵竟发不知归,尚有异形终可秘。 彦远记模不记褚,要录班班有名氏。 后生有得苦求高,俗说纷纷那有是。

复制 米芾 《题永徽中所模兰亭叙》

天衣怀禅师碑赞

形式:

稽首归依无上尊,清净圆满千亿化。 三身俱现立法祖,一法不立即如来。 示现有渐缘慈悲,慈悲本不为佛祖。 佛祖不立无归依,所以三身开后觉。 寥寥千古古佛远,堂堂此身即古佛。 众生不昧本来心,此是古佛行住处。

复制 米芾 《天衣怀禅师碑赞》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