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注释

山行:一作「山中」。 春晖:春光。 莫:不要。 轻阴:阴云。 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纵使:纵然,即使。 云:指雾气、烟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篇幅虽短,却景、情、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全诗语言质朴,虚实相间,跌宕自如,词浅意深,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唐汝询《唐诗解》:响调未尝不佳。 谭元春《唐诗归》:极有趣谙练语。 黄生《唐诗摘钞》:「入云深处亦沾衣」,非熟识游趣者不能道。 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纵使晴明无雨色」,不工死句。 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巧稳可诵(「纵使晴明」句)。 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清词妙意,令人低徊不止。 刘宏煦《唐诗真趣编》:恐客未谙山中事,误认将雨也。「留」字意雅甚。身在云中,不见云也,湿气濛濛而已,结语信然。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凡游名山,每遇云起,咫尺外不辨途径,襟袖尽湿,知此诗写山景甚确。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此诗末句,最能写出深山云雾溟濛景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张旭介绍和张旭诗词大全

诗人:张旭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
复制作者 张旭
猜您喜欢

颂古二十一首 其五

形式:

露地白牛起问端,随缘叱叱齿牙寒。 不知饮啄是何物,吃吃直教沧海乾。

复制 释正觉 《颂古二十一首 其五》

颂古二十一首 其七

形式:

青山不异,白玉无瑕。 茫茫流水,扰扰黄花。 有佛处纤毫不立,无佛处万别千差。 长安路上未归客,寻溪由自摘杨花。

复制 释正觉 《颂古二十一首 其七》
类型:

颂古二十一首 其十四

形式:

渠非老朽,不礼不受。 威音世前,毗卢顶后。 把定壶中白日长,触著匣内青蛇吼。 良医叮嘱病人,服药不如忌口。

复制 释正觉 《颂古二十一首 其十四》

机禅人出丐求颂

形式:

尘刹分身看化机,青烟几处午家炊。 面墙坐照丛林事,持钵丐缘云水饥。 出谷鸟传春次第,漾舟人爱月相随。 归来定有饱参句,笑解枯禅篾肚皮。

复制 释正觉 《机禅人出丐求颂》
类型:

周秀才出家求颂

形式:

标心脱帽法丹霞,借力堂前刬草些。 塞上不须嗟失马,杯中端欲断疑蛇。 久怀甘露濯尘骨,将意丛林开觉华。 古渡雪芦明月共,一壶秋色属吾家。

复制 释正觉 《周秀才出家求颂》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