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柳宗元传

余观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材也,一为叔文所诱,遂陷于不义。至今士大夫欲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列于后世,而其名卒不废焉。
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无与世俯仰以自别于小人者少耳,复何议彼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以我看来,八司马都是世界上非同寻常的人才,被王叔文诱惑,于是落入不义的境地之中。至今那些想要做君子的士大夫,都羞于提起他们,而喜欢攻击他们。然而这八人,已经是困窘了,在世上不被人任用,但是处处都能够自强来谋求自己在后世(和平凡的人)有所分别,而他们的名字最终没有磨灭。然而那些所谓想要做君子的人,我大多都只见到他起初的想法,如果探求他们最终所做的,能够不随波逐流附和世俗来与那些小人有所分别吗?对那八司马又议论什么呢?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旧史学家以王叔文出任不以正道,以棋待诏,待读东宫,得顺宗信任致大用,而对他多有指斥,并对柳宗元、刘禹锡等参与改革指斥为“蹈道不谨,昵比小人。”作者在此短文中沿用了旧史家的看法。但是对参加王叔文革新的柳宗元等八司马却给予了甚高的评价。柳宗元等八人在遭受政治上的严重挫折之后,仍坚持自己的理想,自强不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八司马中的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成为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为后人所景仰。王安石就从这些人的事迹中阐明了一个人生哲理:“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别于后世”。由此,作者笔锋委婉地对当时那些有始无终、不能“毋与世俯仰以别于后世”的君子作了无情的嘲讽。人即使处在逆境之中也要自强不息,要有始有终,坚持不懈这一人生哲理无论是在古代或是当代都有其重要意义,可谓具有与时俱进的哲理品质。 从语言风格上来说,此文仅一百一十字,作者就能从柳宗元等人自强不息的事迹出发阐明人生哲理,针砭时弊,真正做到了言简而义丰,充分显示了王安石散文简洁深刻的语言风格。正如清人刘熙载所称赞的那样:其文“只下一二语,便可扫他人数大段,是何简贵”。可见这位宋朝政治型的文学家才华之横溢。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安石介绍和王安石诗词大全

诗人: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
复制作者 王安石
猜您喜欢

偶阅左传宋楚泓之战事因题

形式:

阻隘鼓儳虽失正,徇名昧义讵非痴。 经书明鉴传千古,识务通权用者谁。

复制 弘历 《偶阅左传宋楚泓之战事因题》

初春游玉泉山即景五首 其四

形式:

构筑精庐仿惠山,竹炉清伴片时闲。 名泉有德无分别,岂较寻常伯仲间。

复制 弘历 《初春游玉泉山即景五首 其四》

青莲朵 其四

形式:

烟霞饱领西湖秀,风月新参七字吟。 一晌闲庭凭峭茜,吴山重为寄遐心。

复制 弘历 《青莲朵 其四》

丁云鹏扫象图

形式:

语言不著坐金神,扫象真乘示应真。 法供是谁称惬当,紫檀轴首白檀身。

复制 弘历 《丁云鹏扫象图》

碧云寺 其一

形式:

上方钟磬六时闲,着我偷闲一叩关。 朗辟云窗骋遥目,远村近墅雨晴间。

复制 弘历 《碧云寺 其一》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