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云天蓝碧,黄叶落满地,天边秋色与秋波相连,波上弥漫着空翠略带寒意的秋烟。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一直延伸到夕阳之外的天际。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为相思的眼泪。

注释
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黯,形容心情忧郁。乡魂,即思乡的情思。语出江淹 《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追旅思(sī):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绪,情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谭评词辨》),实属确有见地的公允评价。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

  上片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叶。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濛,一派青翠。山峰,映照着落日的余辉;天宇,连接着大江的流水。无情的芳草啊,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

  这幅巨景,物象典型,境界宏大,空灵气象,画笔难描,因而不同凡响。更妙在内蕴个性,中藏巧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眼前的秋景触发心中的忧思,于是“物皆动我之情怀”;同时,心中的忧思情化眼前的秋景,于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此内外交感,始能物我相谐。秋景之凄清衰飒,与忧思的寥落悲怆完全合拍;秋景之寥廓苍茫,则与忧思的怅惆无际若合符节;而秋景之绵延不绝,又与忧思之悠悠无穷息息相通。所以“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宋邵雍《诗画吟》)。这里,明明从天、地、江、山层层铺写,暗暗为思乡怀旧步步垫底,直到把“芳草无情”推向极顶高峰,形成情感聚焦之点。芳草怀远,兴寄离愁,本已司空见惯,但本词凭词人内在的“丹诚”,借“无情”衬出有情,“化景物为情思”,因而“别有一番滋味”。

  整个上片所写的阔远秾丽、毫无衰飒情味的秋景,在文人的笔下是少见的,在以悲秋伤春为常调的词中,更属罕见。而悠悠乡思离情,也从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写来毫不着迹。这种由景及情的自然过渡手法也很高妙。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与“旅思”意思相近。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愁之深自见。

  下片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明月”句写夜间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

  结拍两句,写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这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而又自然。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外达到最高潮,词至此黯然而止。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的方式,其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体说来,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这说明,抒写离愁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范仲淹介绍和范仲淹诗词大全

诗人: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一说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
复制作者 范仲淹
猜您喜欢

沙苑行

形式:

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墙百馀里。 龙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称献于此。 苑中騋牝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 食之豪健西域无,每岁攻驹冠边鄙。 王有虎臣司苑门,入门天厩皆云屯。 骕骦一骨独当御,春秋二时归至尊。 至尊内外马盈亿,伏枥在坰空大存。 逸群绝足信殊杰,倜傥权奇难具论。 累累堆阜藏奔突,往往坡陀纵超越。 角壮翻同麋鹿游,浮身簸荡鼋鼍窟。 泉出巨鱼长比人,丹砂作尾黄金鳞。 岂知异物同精气,虽未成龙亦有神。

复制 杜甫 《沙苑行》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形式:

衡岳啼猿里,巴州鸟道边。 故人俱不利,谪宦两悠然。 开辟乾坤正,荣枯雨露偏。 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 忆昨趋行殿,殷忧捧御筵。 讨胡愁李广,奉使待张骞。 无复云台仗,虚修水战船。 苍茫城七十,流落剑三千。 画角吹秦晋,旄头俯涧瀍。 小儒轻董卓,有识笑苻坚。 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万方思助顺,一鼓气无前。 阴散陈仓北,晴熏太白巅。 乱麻尸积卫,破竹势临燕。 法驾还双阙,王师下八川。 此时沾奉引,佳气拂周旋。 貔虎开金甲,麒麟受玉鞭。 侍臣谙入仗,厩马解登仙。 花动朱楼雪,城凝碧树烟。 衣冠心惨怆,故老泪潺湲。 哭庙悲风急,朝正霁景鲜。 月分梁汉米,春得水衡钱。 内蕊繁于缬,宫莎软胜绵。 恩荣同拜手,出入最随肩。 晚著华堂醉,寒重绣被眠。 辔齐兼秉烛,书枉满怀笺。 每觉升元辅,深期列大贤。 秉钧方咫尺,铩翮再聊翩。 禁掖朋从改,微班性命全。 青蒲甘受戮,白发竟谁怜。 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 师资谦未达,乡党敬何先。 旧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 翠乾危栈竹,红腻小湖莲。 贾笔论孤愤,严诗赋几篇。 定知深意苦,莫使众人传。 贝锦无停织,朱丝有断弦。 浦鸥防碎首,霜鹘不空拳。 地僻昏炎瘴,山稠隘石泉。 且将棋度日,应用酒为年。 典郡终微眇,治中实弃捐。 安排求傲吏,比兴展归田。 去去才难得,苍苍理又玄。 古人称逝矣,吾道卜终焉。 陇外翻投迹,渔阳复控弦。 笑为妻子累,甘与岁时迁。 亲故行稀少,兵戈动接联。 他乡饶梦寐,失侣自屯邅。 多病加淹泊,长吟阻静便。 如公尽雄俊,志在必腾骞。

复制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形式:

籍甚黄丞相,能名自颍川。 近看除刺史,还喜得吾贤。 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 老思筇竹杖,冬要锦衾眠。 不作临岐恨,惟听举最先。 火云挥汗日,山驿醒心泉。 遇害陈公殒,于今蜀道怜。 君行射洪县,为我一潸然。

复制 杜甫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送陵州路使君赴 任

形式:

王室比多难,高官皆武臣。 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词人。 国待贤良急,君当拔擢新。 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 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 众僚宜洁白,万役但平均。 霄汉瞻佳士,泥途任此身。 秋天正摇落,回首大江滨。

复制 杜甫 《送陵州路使君赴 任》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

形式:

绝域长夏晚,兹楼清宴同。 朝廷烧栈北,鼓角满天东。 屡食将军第,仍骑御史骢。 本无丹灶术,那免白头翁。 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 野云低渡水,檐雨细随风。 出号江城黑,题诗蜡炬红。 此身醒复醉,不拟哭途穷。

复制 杜甫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