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橙树有作

橙生蜀山里,芜没荆棘场。
荆棘忽剪除,孤根虞见伤。
幸遇识者顾,扶植不忍戕。
筑室适在兹,窗牖正相当。
花垂素雪盛,叶茂青云张。
方秋气盛肃,原野飞早霜。
众木不复荣,百草巳罢芳。
累累枝间实,烂烂半青黄。
摘置樽俎间,几席有馀光。
岂惟巴人羡,南服亦罕尝。
嵬峨帝王宫,异味来万方。
何以解烦渴,甘酪间蔗浆。
此物倘前陈,玉食倍馨香。
可令积疢蠲,坐见人情康。
惜无先容者,旰彼途路长。
遇世良有会,处巳贵安常。
岁寒善自保,用舍随行藏。
方孝孺介绍和方孝孺诗词大全

诗人: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
复制作者 方孝孺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菜部 · 翘摇

形式:

释名 摇车、野蚕豆、小巢菜。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止热疟、活血平胃。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菜部 · 翘摇》

本草纲目 · 菜部 · 菥蓂

形式:

释名 大荠、大蕺、马辛。 气味 (苗)甘、平、无毒。(子)辛、微温、无毒。 主治 和中益气,利肝明目。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菜部 · 菥蓂》

本草纲目 · 菜部 · 鸡肠草

形式:

气味 微辛、苦、平、无毒。 主治 小便频数。用鸡肠草一斤,在豆豉嗔中煮过,和米煮粥。常吃。 小儿下痢。用鸡肠草捣汁一合,调蜜服,有效。 风热牙痛。用鸡肠草、旱莲草、细辛,等分为末。每天擦三次。此方名“祛痛散”。 头疮。用鸡肠草烧灰,和盐涂搽。 漆疮发痒。用鸡肠草捣烂涂搽。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菜部 · 鸡肠草》

本草纲目 · 菜部 · 薯蓣

形式:

释名 薯,土薯、山薯、山芋、山药、玉延。 气味 (根)甘、温、平、无毒。 主治 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 禁口痢。治方同上。 小便数多。用薯蓣(矾水煮过)、白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痰风喘急。用生薯蓣(捣烂)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匀,北热一次饮服。 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用薯蓣、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共研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汤送下。 湿热虚泄。用薯蓣、苍术等分,加饭做成丸子米汤送服。 肿毒初起。用带泥的薯蓣、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过,研细敷涂即散。 手足冻疮。有薯蓣一截,磨泥敷上。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菜部 · 薯蓣》

本草纲目 · 果部 · 榔梅

形式:

气味 (实)甘、酸、平、无毒。 主治 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榔梅》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