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言

赠刘山人游湖南

楚山高高楚水清,之子西还复远行。手持空县宝月鉴,人中到处测公卿。 楚有羁臣面如削,千载奸谀胆惊落。谁能早向太平年?识得声名等光岳。 洞庭湖上莎草生,湘娥祠下鹧鸪鸣。与人言必据忠孝,岂独卖卜严君平? 子言亦是蜀州士,家寄钱塘小江涘。九野飞鸿逐便风,行色将我泛湖水。 湖水上,几时来?自古生才须世用,试为今人青眼开。
收藏 范梈《赠刘山人游湖南》
复制 范梈《赠刘山人游湖南》
类型:

采芝

晨登屋后山,采采山上芝。 可怜松上雨,滴滴沾我衣。 盈筐颇磊落,满意持之归。 童子见我来,拍手共笑之。 薄者实杀人,荡荡光陆离。 厚者不能光,食之有馀滋。 我感童子言,叹息成涟洏。 古来用人者,或以薄见奇。 一时误采取,后悔那可追。 乃知古人智,不似童子痴。
收藏 赵文《采芝》
复制 赵文《采芝》
类型:

至元庚辰繇集贤出知济南暂还吴兴赋诗书怀 其一

五年京国误蒙恩,乍到江南似梦魂。 云影时移半山黑,水痕新涨一溪浑。 宦途久有曼容志,婚娶终寻尚子言。 政为疏慵无补报,非干高尚慕丘园。
收藏 赵孟頫《至元庚辰繇集贤出知济南暂还吴兴赋诗书怀 其一》
复制 赵孟頫《至元庚辰繇集贤出知济南暂还吴兴赋诗书怀 其一》
类型:

怀徐荆州子言却访之因先寄

野人归卧沧江头,衡门翛然何所求。 一榻颇为徐孺子,双眼愿识韩荆州。 即馀丘壑傍谁赏,欲往烟波牵我愁。 此日扁舟定相遇,可容人唤剡溪游。
收藏 王世贞《怀徐荆州子言却访之因先寄》
复制 王世贞《怀徐荆州子言却访之因先寄》
类型:

再和圣俞见答

两畿相望东与西,书来三日犹为稽。 短篇投子譬瓦砾,敢辱报之金袅蹄。 文章至宝被埋没,气象往往干云霓。 飞黄伯乐不世出,四顾骧首空长嘶。 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诗赖子初指迷。 子言古淡有真味,大羹岂须调以齑。 怜我区区欲彊学,跛鳖曾不离污泥。 问子初何得臻此,岂能直到无阶梯。 如其所得自勤苦,何惮入海求灵犀。 周旋二纪陪唱和,凡翼每并鸾凰栖。 有时争胜不量力,何异弱鲁攻彊齐。 念子京师苦憔悴,经年陋巷听朝鸡。 儿啼妻噤午未饭,得米宁择秕与稊。 石上紫豪家故有,剡藤莹滑如玻璃。 追惟平昔念少壮,零落生死嗟分睽。 一挥累纸恣奔放,骏若驾骆仍骖骊。 腹虽枵虚气豪横,犹胜谄笑病夏畦。 名声不朽岂易得,仕宦得路终当跻。 年来无物不可爱,花发有酒谁同携。 问我居留亦何事,方春苦旱忧民犁。
收藏 欧阳修《再和圣俞见答》
复制 欧阳修《再和圣俞见答》
类型:

赠方子明道人

水银成银利十倍,丹砂为金世无对。 此人靳术不肯传,阖户泥墙畏天戒。 今子何为与我言,人生贫富宁非天。 钳锤橐籥枉心力,齑盐布被随因缘。 我来江西晚闻道,一言契我心所好。 廓然正若太虚空,平生伎俩都除扫。 子言旧事净慈师,未断有为非净慈。 此术要将救饥耳,人人有命何忧饥。
收藏 苏辙《赠方子明道人》
复制 苏辙《赠方子明道人》
类型:

题汪无际茸游册三首

岁晚夜何长,天寒日苦短。 谁与秉烛游,自是吾季悍。 此处故不凡,茸游庶非但。 输尔胸盘纡,一一笔能管。 从游吾未果,亦嫌缁仲懒。 忆昔相过时,予意如匪浣。 同行劝买山,土人指町疃。 结束足幽栖,地偏人事罕。 予时欣欲就,自辟沟中断。 怀之一年余,此言日以缓。 子言乃起我,自愧我言窾。 此志不终竟,犬氂马生卵。
收藏 郑胤骥《题汪无际茸游册三首》
复制 郑胤骥《题汪无际茸游册三首》
类型:

念往 其三

半生共飘泊,所至无定居。 晚有一区宅,乃以丧来归。 乐少辛苦多,呜呼止于斯。 临没尚了了,儆戒皆可书。 子言不可忘,我意当何如。
收藏 王炎《念往 其三》
复制 王炎《念往 其三》
类型:

答嵇康诗二首 其一

旦发温泉庐,夕宿宣阳城。 顾眄怀惆怅,言思我友生。 会遇一何幸,及子遘欢情。 交际虽未久,思爱发中诚。 良玉须切磋,玙璠就其形。 隋珠岂不曜,雕莹启光荣。 与子犹兰石,坚芳互相成。 庶几弘古道,伐檀俟河清。 不谓中离别,飘飘然远征。 临舆执手诀,良诲一何精。 佳言盈我耳,援带以自铭。 唐虞旷千载,三代不我并。 洙泗久已往,微言谁为听。 曾参易箦毙,仲由结其缨。 晋楚安足慕,屡空守以贞。 潜龙尚泥蟠,神龟隐其灵。 庶保吾子言,养真以全生。 东野多所患,暂往不久停。 幸子无损思,逍遥以自宁。
收藏 阮侃《答嵇康诗二首 其一》
复制 阮侃《答嵇康诗二首 其一》
类型:

妙法莲华经 ·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 释迦牟尼
尔时佛告诸大众:“乃往古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智、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国名光明庄严,劫名喜见。”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其王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慈悲喜舍,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达。又得菩萨净三昧、日星宿三昧、净光三昧、净色三昧、净照明三昧、长庄严三昧、大威德藏三昧,于此三昧、亦悉通达。” “尔时彼佛欲引导妙庄严王、及愍念众生故,说是法华经。时净藏净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愿母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我等亦当侍从、亲近供养礼拜。所以者何。此佛于一切天人众中、说法华经,宜应听受。’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罗门法,汝等应往白父,与共俱去。’净藏、净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见家。’母告子言:‘汝等当忧念汝父,为现神变,若得见者,心必清净,或听我等,往至佛所。’” “于是二子念其父故,涌在虚空,高七多罗树,现种种神变,于虚空中、行住坐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现大身满虚空中,而复现小,小复现大,于空中灭,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现如是等种种神变,令其父王心净信解。时父见子神力如是,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师为是谁,谁之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今在七宝菩提树下、法座上坐,于一切世间天人众中、广说法华经,是我等师,我是弟子。’父语子言:‘我今亦欲见汝等师,可共俱往。’于是二子从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为父、已作佛事,愿母见听,于彼佛所、出家修道。’” 尔时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   愿母放我等、 出家作沙门, 诸佛甚难值, 我等随佛学。   如优昙钵华, 值佛复难是, 脱诸难亦难, 愿听我出家。   “母即告言:‘听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难值故。’于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愿时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亲近供养,所以者何。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当听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诸佛难值,时亦难遇。’” “彼时妙庄严王后宫八万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华经。净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已通达,净藏菩萨、已于无量百千万亿劫、通达离诸恶趣三昧,欲令一切众生离诸恶趣故。其王夫人、得诸佛集三昧,能知诸佛秘密之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心信解,好乐佛法。于是妙庄严王、与群臣眷属俱,净德夫人、与后宫婇女眷属俱,其王二子、与四万二千人俱,一时共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 “尔时彼佛为王说法,示教利喜。王大欢悦。尔时妙庄严王、及其夫人、解颈真珠璎珞、价值百千,以散佛上,于虚空中、化成四柱宝台,台中有大宝床,敷百千万天衣,其上有佛、结跏趺坐,放大光明。尔时妙庄严王作是念:‘佛身稀有、端严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四众言:‘汝等见是妙庄严王、于我前合掌立否。此王、于我法中、作比丘、一精一勤修习,助佛道法,当得作佛,号娑罗树王,国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罗树王佛,有无量菩萨众、及无量声闻,其国平正,功德如是。’其王即时以国付弟,与夫人、二子、并诸眷属,于佛法中、出家修道。王出家已,于八万四千岁,常勤一精一进、修行妙法华经,过是已后,得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而白佛言:‘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变化、转我邪心,令得安住于佛法中,得见世尊。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识,为欲发起宿世善根,饶益我故,来生我家。’” “尔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妙庄严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种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识,其善知识、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王,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大王,汝见此二子否。此二子、已曾供养六十五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诸佛,亲近恭敬,于诸佛所、受持法华经,愍念邪见众生,令住正见。’妙庄严王即从虚空中下,而白佛言:‘世尊,如来甚稀有,以功德智慧故,顶上肉髻、光明显照,其眼长广、而绀青色,眉间毫相、白如珂月,齿白齐密,常有光明,唇色赤好、如频婆果。’尔时妙庄严王、赞叹佛如是等无量百千万亿功德已,于如来前,一心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来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教诫所行,安隐快善,我从今日,不复自随心行,不生邪见、憍慢嗔恚诸恶之心。’说是语已,礼佛而出。” 佛告大众:“于意云何,妙庄严王、岂异人乎,今华德菩萨是。其净德夫人,今佛前光照庄严相菩萨是,哀愍妙庄严王及诸眷属故,于彼中生。其二子者,今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是,是药王药上菩萨、成就如此诸大功德,已于无量百千万亿诸佛所、植众德本,成就不可思议诸善功德,若有人、识是二菩萨名字者,一切世间诸天人民、亦应礼拜。”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收藏 释迦牟尼《妙法莲华经 ·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复制 释迦牟尼《妙法莲华经 ·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