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者

次韵苏公独酌试药玉滑盏

仙人弃馀粮,玉色已可欺。 小试换骨方,价重十冰磁。 灌以长白虹,渺若江海弥。 浮之端不恶,举者亦何辞。 但愧闻道晚,早从雁门师。 律部无明文,可复时中之。 汝阳佳少年,三斗出六奇。 家有持杯手,两好当一施。 风吹酒面仄,月度杯心迟。 百年容有命,一笑更须时。
收藏 陈师道《次韵苏公独酌试药玉滑盏》
复制 陈师道《次韵苏公独酌试药玉滑盏》
类型:

送丁琰序

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余尝论今之守令,有道而闻四方者不过数人。此数人者,非特任守令也。过此数人,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诸郡守县令以罪不任职,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是天子大臣爱国与民而重守令之意,可谓无不至矣。而诏虽下,举者卒不闻。惟令或以旧制举,不皆循岁月而授。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余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 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 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盖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 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余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余既患今之士,而常慕古之人,每观良吏一传,则反覆爱之。如丁君之信于其邑,余于旁近邑之所未见,故爱之特深。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 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
收藏 曾巩《送丁琰序》
复制 曾巩《送丁琰序》
类型:

林良九鹚图

番禺画史何好奇,以鹭作路思作鸶。 孤为一世功名路,九拟鲁论君子思。 古来工艺皆有谏,此画于人亦深鉴。 翔集低昂敛鸣缩,舒近时临容止变。 举者忽下去忽归,半窥鱼跃半防机。 藏形不向青边立,蔽影多从白处飞。 寒塘浅水黄芦叶,暂寓旋消鸿踏雪。 人物虽殊戒虑同,座右箴铭为谁揭。
收藏 张宁《林良九鹚图》
复制 张宁《林良九鹚图》
类型:

舟返三河见诸得举者归内有黄生继章乃宪副及泉公之令子予之姻家也喜而有作

江月扬辉江水清,科名又见一番新。 彩舟簇拥登瀛侣,箫鼓喧阗贺客情。 众艳七人皆国隽,我贤一子续家声。 蛟龙奋起三春浪,伫听胪传答圣明。
收藏 饶与龄《舟返三河见诸得举者归内有黄生继章乃宪副及泉公之令子予之姻家也喜而有作》
复制 饶与龄《舟返三河见诸得举者归内有黄生继章乃宪副及泉公之令子予之姻家也喜而有作》
类型:

又答王庠书

别纸累幅过当,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责望邪。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亦有少节目文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收藏 苏轼《又答王庠书》
复制 苏轼《又答王庠书》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