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者

庙学落成

斯文天末器,吾道有时厄。 方嗟凤兮衰,遽叹麟也获。 继遭秦焚书,又被鲁坏宅。 迩来天下事,多自马上得。 不修下车礼,不献在泮馘。 不授羽林经,不讲博士席。 旁若没字碑,肯见一逢掖。 偶因长乐老,尽挟兔园册。 及见中选人,始知为学益。 学者如牛毛,自古数濩泽。 连年取青紫,易于地芥拾。 争将逸驾攀,遂向塞路辟。 挥之无倚门,从者皆入室。 肃肃俎豆风,洋洋弦歌邑。 几时复论秀,四海望偃伯。 术能向者谁,世无秋风客。
收藏 李俊民《庙学落成》
复制 李俊民《庙学落成》
类型:

道灵岩峡,宿吴都人家

野饭寄峡寺,重过已三秋。 虽若陟降险,颇惟临眺幽。 风翻白练带,树响黄栗留。 旧宅有主人,无复识先猷。 向者之名园,老木阴相缪。 青山入坐席,白水抱门流。 自倾鸡黍载,感古心悠悠。
收藏 范梈《道灵岩峡,宿吴都人家》
复制 范梈《道灵岩峡,宿吴都人家》
类型:

次空灵岸

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 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 青春犹无私,白日亦偏照。 可使营吾居,终焉托长啸。 毒瘴未足忧,兵戈满边徼。 向者留遗恨,耻为达人诮。 回帆凯赏延,佳处领其要。
收藏 杜甫《次空灵岸》
复制 杜甫《次空灵岸》
类型:

伊孝廉墨卿与余话旧感向者东郡之游而见于诗黯然奉答

昔游如梦思茫茫,语向君前倍感伤。 楼上酒人明月夜,雪中诗话聚星堂。 雏鸦畏晚寻巢急,孤树惊秋落叶凉。 莫问少陵旧诗卷,不堪东郡吊城荒。
收藏 曾燠《伊孝廉墨卿与余话旧感向者东郡之游而见于诗黯然奉答》
复制 曾燠《伊孝廉墨卿与余话旧感向者东郡之游而见于诗黯然奉答》
类型:

还徐叔子犀带

徐子赠我旧宝犀,宣和国工所事治。玄玉十截黄四垂,厚且半寸径尺围。 方廉整不刻毫厘,金饰诸末柔丹韦。寘之止斋光陆离,天吴海若不敢窥。 奈何骨相堪蓑衣,自得此带逢百罹。我服黑角二纪馀,岁月几半蒙蛛丝。 识与不识皆歔欷,恨不披拂来隆墀。湖湘老把乘边麾,次第三节登王畿。 修门再入留郎闱,上皇一见玉色怡。阔步蓬山上坳螭,向者所恨今交讥。 惧沥肝胆得请归,自意永与渔樵嬉。急诏适际潜龙飞,误恩狎至湛露斯。 古来逾分天不宜,百炊未满万事非。还观椟中一解颐,吾腰安用尔带为。 徐子盛年修干支,才华不数纷纷儿。请以带去藏待时,拖金县玉未可知。 招招车骑来何迟,苦勿留此令我悲。君不见在昔十围终失之,终朝三褫事尤危。 况我昏睡谁护持,亦恐夜半神运蛟龙移。
收藏 陈傅良《还徐叔子犀带》
复制 陈傅良《还徐叔子犀带》
类型:

十一月二十日德音

敕书夜半至,主者不能发。 星辰稍低回,万里收落月。 平明宣帝词,轸虑极惨怛。 所忧在愆阳,雨泽嗟久竭。 周王望云汉,汤后讼女谒。 又闻泰一驭,已驻黄金阙。 所至为福祥,行当扫灾孽。 因兹肆大眚,洗涤如海阔。 上刑脱窀穸,轻系弛缧绁。 生还今可期,向者或长诀。 欢呼满行道,感泣有白发。 苟非皇恩深,安得汝辈活。 千城聚和气,散作连天雪。
收藏 孔平仲《十一月二十日德音》
复制 孔平仲《十一月二十日德音》
类型:

偈颂三十四首 其二十七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二由一有,一亦放下。 然后向者里拈起,谓之衲僧火柴头。 大海波心轻?动,须弥顶上汗通流。 今朝以此开炉,无宾主话勘破赵州。 拟归暖处,箭过髑髅。
收藏 释如净《偈颂三十四首 其二十七》
复制 释如净《偈颂三十四首 其二十七》
类型:

美芹十论 · 屯田第六

赵充国论备边之计曰:「湟中积榖三百万斛则羌人不敢动。」李广武为成安君谋曰:「要其辎重,十日不至,则二将之头可致者。」此言用兵制胜以粮为先,转饷给军以通为利也。必欲使粮足而饷无间绝之忧,惟屯田为善。而屯田盖亦难行:国家经画,于今几年,而曾未睹夫实效者,所以驱而使之耕者非其人,所以为之任其责者非其吏,故利未十百而害已千万矣。名曰屯田,其实重费以敛怨也。何以言之?市井无赖小人,为其懒而不事事,而迫于饥寒,故甘捐躯于军伍,以就衣食而苟闲纵,一旦警急,擐甲操戈以当矢石,其心固偃然自分曰:「向者吾无事而幸饱暖于官,今焉官有事而责死力于我。」且战胜犹有累资补秩之望,故安之而不辞;今遽而使之屯田,是则无事而不免耕耘之苦,有事而又履夫攻守之危,彼必曰:「吾能耕以食,岂不能从富民租佃以为生,而轻失身于黥戮?上驱我于万死,岂不能捐榖帛以养我,而重役我以辛勤?」不平之气无所发泄,再畎亩则邀夺民田、胁掠酒肉,以肆无稽,践行阵则呼愤扼腕、疾视长上,而不可为用。且曰:「吾自耕自食,官何用我焉。」是诚未睹夫享成之利也。鲁莽灭裂,徒费粮种,只见有害,未闻获利,此未为策之善。 如臣之说则曰:向者之兵怠惰而不尽力,向者之吏苟且而应故事。不如籍归正军民厘为保伍,则归正不厘务官擢为长贰,使之专董其事。且彼自虏中被签而来,耒耨之事盖所素习。且其生同乡井,其情相得,上令下从,不至生事。惟官为之计其闲田顷亩之数、与夫归正军民之目,土人以占之田不更动摇,以重惊扰。归正之人家给百亩而分为二等;为之兵者,田之所以尽以予之;危之民者,十分税一则以为凶荒赈济之储。室庐、器具、粮种之法一切遵旧,使得植桑麻、蓄鸡豚,以为岁时伏腊婚嫁之资。彼必忘其流徙,便于生养。无事则长贰为劝农之官,有事则长贰为主兵之将,许其理为资考,久于其任,使得悉心于教劝。而委守臣监司核其劳绩,奏与迁秩而不限举主。人熟不更相劝勉以赴功名之会哉。且今归正军民散在江淮,而此方之人例以异壤视之。不幸而主将亦以其归正,则求自释于庙堂,又痛事行迹,愈不加恤。间有挟不平,出怨语,重典已絷其足矣。所谓小名目者仰俸给为话,胥吏泪抑,何尝以时得?呜呼!此诚可悯也,诚非朝廷所以怀诱中原忠义之术也。 闻之曰:「因其不足而利之,利未四、五而恩逾九、十。」此正屯田非特为国家便,而且亦为归正军民之福。议者必曰:「归正之人常怀异心,群而聚之,虑复生变。」是大不然也。且和亲之后沿江归正军民,官吏失所以抚摩之惠,相扳北归者莫计,当时边吏亦皆听之而莫为制,此岂独归正军人之罪?今之留者既少安矣,更为屯田以处之,则人有常产而上无重敛,彼何苦叛去以甘虏人横暴之诛求哉!若又曰:「恐其窃发」,且人惟不自聊赖乃攮夺以苟生,诚丰沃矣!何苦如是?饥者易为食,必不然也。诚使果耳,疏而远之于江外,不犹愈于聚乎内而重惊扰乎?且天下之事,逆虑其害而不敢求其利,亦不可言智矣。 盖今所谓御前诸军者,待之素厚而仰之素优,故骄。骄则不可复使,此甚易晓也。若夫州郡之卒异于是。彼非天子爪牙之故,可以劳之而不怨,而其大半出于农桑失业之徒,故狎于野而不怨。往年尝猎其丁壮劲勇者为一军矣,臣以为可辈徒此军,视归正军民之数倍而发之,使阡陌相连,庐舍相望,并耕乎两淮之间。彼其名素贱,必不敢倨视归正军民而媒怨;而归正军民视之,犹江南之兵也,亦必有所忌而不敢逞。势足以禁归正军民之变,力足以禁屯田之利,计有出于此者乎? 昔商之顽民相率为乱,周公不诛而迁之洛邑,曰:「商之臣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其后康王命毕公,又曰:「不臧厥臧,民罔攸劝。」始则迁其顽而教之,终则择其善而用之。圣人治天下未尝绝物固如此。今归正军人聚于两淮而屯田以居之,核其劳绩而禄秩以诱之,内以节冗食之费,外以省转饷之劳,以销桀骜之变,此正周人待商民之法,秦使人自为战之术,而井田兵农之遗制也。况皆吾旧赤子,非如商民在周之有异念,术而使之,天下岂有不济之事哉!
收藏 辛弃疾《美芹十论 · 屯田第六》
复制 辛弃疾《美芹十论 · 屯田第六》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