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烂

本草纲目 · 木部 · 巴豆

释名 巴菽、刚子、老阳子。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一切积滞。用巴豆一两、蛤粉二两、黄蘖三两,共研为末,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水送下。 宿食不化,大便闭塞。用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同煮三日三夜,研烂,合酒微火煎至能团成丸子,做丸如豌豆大。每服一丸,水送下。想呕吐者服二丸。 水蛊大腹,皮肤色黑。用巴豆九十枚(去皮、心,炙黄)、杏仁六十枚(去皮、类,炙黄),共捣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丸,水送下,以泻为度。 心痛腹胀,大便不通。用巴豆二枚(去皮、心,炙黄)、杏仁二枚,棉包捶碎,以热水一合,泡取白汁取下。 食疟、积疟,用巴豆(去皮、心)二钱,皂荚(去皮、子)六钱,捣烂和成丸了,如绿豆大。每服一丸,冷汤送下。 符号滞泄痢,腹痛里急。用杏仁(去皮、尖)、巴豆(去皮、心)各四十九个,同烧存性,研哪泥,溶蜡和成丸,子哪绿豆大。每服二、三丸,煎大黄汤送下。隔日一服。在本方中加百草霜三钱亦可。 气痢赤白。用巴豆一两,去皮心,炒过,研为末,加熟猪肝和成丸子,如绿豆大。空心服,米汤送下三、四丸。 泻血不止。用巴豆一个,去皮,放入事先开了小孔的鸡蛋中,纸包好,煨熟。去豆吃蛋,病即止。体虚的病人分作二次服。甚效。 夏月水泻不止。用巴事闰粒烧存性,黄蜡和成一丸,水送服。 小儿吐泻。用巴豆一粒烧存性黄蜡豆大一块,熔滴水中,一起捣匀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五至七丸,莲子灯心汤送下。 干霍乱(心腹胀痛,吐泻不出)。用巴豆一枚,去皮心,热水研服,能吐泻好见效。 寒痰气喘。用青桔皮一片,包巴豆一粒,麻子线捆好,烧存性,研为还想,加清退汁和酒一杯,慢慢饮服。有特效。 舌上出血。用巴豆一枚、乱发一团(如鸡蛋大),烧存性,研为末,酒冲服。 中风口歪。用巴豆七枚,去皮,研烂,左歪涂右手心,右不止涂左手心,再以热水一杯放在涂药的手上,不久,口即复原,然后把药洗去。 小儿口疮,不能吃乳。用巴豆一一粒,连油研烂,加黄花菜丹少许,剃去小儿囟门头发,把药敷贴好,待四边起小水泡,即用温水洗去,再以菖蒲汤洗过,便不会长成疮。 风瘙隐疹,心下迷悄,用巴豆五十粒,去皮,加水七升,煮成二升,取汁搽患处。 疥疮。用巴豆十粒,炮黄花菜,去皮心,研为末,加酥和腻粉少许,把疮抓破搽上。注意本剂不得近目及肾囊。如必须在这些部位搽药,须先用黄丹涂过。 荷钱癣。用巴豆仁三个,连油捣成泥,包薄布内搽患处。每天搽一、二次,几日即愈。 一切恶疮。用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调硫磺、轻粉末,频涂疮上,有。 痈疽恶内。用巴豆仁炒焦,研成膏药点痛和,可以解毒;涂瘀肉上,腐处自消。方中加少许乳香亦可,此方名“乌金膏”。 疣痣。和巴豆一钱(石灰炒过)、砒一钱、糯米(炒)五分,共研为末,点患处。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巴豆》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巴豆》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蓖麻

气味 (子)甘、辛、平、有小毒。 主治 半身不遂,失音不语。取蓖麻子油一升、酒一斗,在铜锅中煮熟,细细服下。 口目歪斜。用蓖麻子仁捣成膏,左边斜则贴右,右边斜则贴左。有效。 风气头痛。用乳香、狎麻仁等分,捣成饼,贴太阳穴。又方:蓖麻仁半两、枣肉十五枚,捣涂纸上,卷成筒子插入鼻中,有清鼻滋流下即愈。 鼻塞不通。用蓖麻子仁二十粒、在枣(去皮)一枚、捣匀,棉裹塞鼻中。一天换药一次。三十天以后,鼻通,嗅觉恢复。 急性喉痹,牙关咬紧。用蓖麻仁研烂,纸卷作筒,烧出烟,熏吸喉部,此方名“圣烟筒”。 咽中疮肿。用蓖麻子仁一枚、朴硝一一,同研细,新汲水送服,连进二、三服,很见效。 水气胀满。用蓖麻子仁研细,加水得三合,清晨一顿服尽,中午有青黄水排出。身体强壮的人,蓖麻子可服五粒。 脚气病。用蓖麻子七烂,去壳,研烂,同苏合香调匀贴足心,痛即止。 小便不通用蓖麻仁三烂,研细,包成纸捻,插入尿道,即通。 子宫脱出。有蓖麻子仁、枯矾、等分为末,铺纸上,把子宫托入;同时以蓖麻子仁十四枚,研成膏涂顶心。 催生下胎(不拘生胎死胎)。用蓖麻子二个、巴豆二个、麝香一分,共研匀,贴脐上并足心。 一切毒肿。用蓖麻子仁捣烂,敷患处。 疠风(鼻塌下,手指弯曲,指节疼痛,渐至断落)。用蓖麻子一两,去皮,黄连一两,锉如豆大,同泡在水一升中,几日后,取蓖麻子一枚劈破,以泡药的水送服。以后蓖麻子有得每次可增到四、五枚。肚子稍泻,并不碍事,泡药的不用完后,可添加新水。两月肥后,试吃大蒜猪肉。用如不发病,即服药已经收效。如仍发病必继续服药。 瘰疬结核。用蓖麻子炒,去皮,每睡时服二、三枚,有效。但一生不可再吃炒豆。 肺风面疮(起白屑或微有赤疮)。用蓖麻子仁五十粒,白果、枣各三个、瓦松三钱、皂角一个,共捣烂,做成团子,用以洗面。 脸上雀斑用蓖麻子仁、蜜陀僧、硫磺和呈钱,共研为末。以羊脑髓和匀,每夜敷斑上。 突然耳聋。用蓖麻子一百个,去壳与大枣十五枚,一起捣烂,稍加人乳,做成锭子。用时取一枚裹棉花中塞耳内。一天换药一次。以二十日病愈。 汤火伤。用蓖麻子仁蛤粉,等分为末,汤伤以油调搽,火灼以水调搽。 附方 蓖麻叶:有毒,能治脚气风肿,止鼻血,亦治痰喘咳嗽。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蓖麻》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蓖麻》
类型:

本草纲目 · 果部 · 杏

释名 甜梅。 气味 (核仁)甘、苦、温、冷、利,有小毒。 主治 咳嗽寒热。用杏仁半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水送下。 上气喘急。有杏仁、桃仁各半两,去皮类,炒研,加水调生面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姜蜜汤送下。以微泻为度。 喘促浮肿,小便淋沥。用杏仁一两,去皮尖,熬后磨细,和米煮粥,空心吃二合。 头面风肿。用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又涂。七、八次可愈。 偏风不遂,失音不语。生吞杏仁七枚,逐日增加至四十九枚,周而复始。食后饮竹沥,直到病愈。 喉痹痰嗽。用杏仁去皮、熬黄,取三分,加桂末一分,研泥裹含咽汁。 喉热生疮。治方同上。 肺病咯血。用杏仁四十个,以黄蜡炒黄,研青黛一钱加入,捣烂,包在切开的柿饼中,外裹湿纸,煨熟吃下。 血崩。用甜杏仁上的黄皮,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热酒送下。 痔疮下血。用杏仁(去皮类及双仁者)加水三升,研磨,滤汁,煎至五成,同米煮粥吃。 耳出脓汁。用杏仁炒黑,捣成膏,裹棉中塞耳内。一天换药三、四次。 鼻中生疮。用杏仁研为末,调乳汁敷涂。 虫牙。有杏仁烧存性,研烂纳虫孔中,人杀虫去风,其痛便止。重者两次可见效。 目中翳遮(但瞳子未破)。用杏仁三升,去皮,面裹作三包,火灰中煨熟,去面,研烂,压去油。每取一钱,加铜绿一钱,研匀点眼。 目生弩肉,或痒或痛,渐掩瞳仁。用杏仁(去皮)二钱半、腻粉半钱,三角匀,以棉裹箸头蘸药点弩肉上。又方:用生杏仁七枚,去皮细嚼,吐于掌中,乘热以棉裹箸头蘸药点弩肉上,不过四、五次可见效。又方:用杏仁研膏,人乳化开,一天点三次。 小儿脐烂成风。用杏仁去皮研烂敷涂。 停食不化,气满膨胀。用红杏仁三百粒、巴豆二十粒,同炒色变,去豆不用,研杏为末,桔皮汤调下。 白癜风。用杏仁连皮尖,每晨嚼几粒擦患处令发赤,临卧时再如法擦一次, 诸疮肿痛。用杏仁去皮,研烂,滤取膏,加轻粉、麻油调搽,极效。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果部 · 杏》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果部 · 杏》
类型:

本草纲目 · 果部 · 葡萄

释名 蒲桃、草龙珠。 气味 甘、平、涩、无毒。 主治 热淋涩痛。取葡萄捣取自然汁,生藕捣取自然汁,生地黄捣取自然汁,各五合,再加白沙蜜五合,和匀,每次温服一碗。 胎上冲心。用葡萄汤饮服,好不上冲。 水肿。用葡萄嫩心十四上、蝼蛄七个(去头尾),同研烂,露七日,晒干研为末。每服半钱,淡酒调下。暑天服此方,效果更好。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果部 · 葡萄》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果部 · 葡萄》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