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血

本草纲目 · 菜部 · 皂荚蕈

气味 辛、有毒。 主治 肠风泻血。用皂荚蕈瓦上焙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肿毒初起。用皂荚蕈磨醋涂搽。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菜部 · 皂荚蕈》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菜部 · 皂荚蕈》
类型:

本草纲目 · 菜部 · 胡荽

释名 香荽、胡菜、荽。 气味 (根、叶)辛、温、微毒。(子)辛、酸、平、无毒。 主治 痘疹不快。和胡荽二两,切碎,放入两碗酒中煎沸,盖严勿令漏气。待冷定后,去渣,含酒轻喷病孩颈背直至两足,勿喷头面。用命名痘疹发出。 孩子丹。用胡荽捣汁涂搽。 产后无乳。用干胡荽煎汤饮服。 小便不通。用胡荽二两、葵根一把加水二升煎成一升,再加滑石末一两,分三、四次服下。 肛门脱出。用胡荽一升切碎,烧烟熏患处即入。 蛇虫螫伤。用胡荽苗、合口椒等分,捣烂涂搽。 痢及泻血。用胡荽子一合,炒过,捣为末。每服二钱。赤痢以砂糖水送下,白痢以姜汤送下,泻血以开水送下。一天服药二次。 痔痛。以胡荽了炒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送下。数服见效。 牙齿疼痛。用胡荽子五升,加水五升煮取一升,含漱。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菜部 · 胡荽》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菜部 · 胡荽》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威灵仙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手足麻痹。用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盐汤送下。忌茶。 喘咳呕逆,不能进食。用威灵仙(焙)、半夏(姜汁浸,焙),共研为末,加皂有水熬膏,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至十丸,姜汤送下。一日服三次。一月后见效。忌茶、面。 腹中痞积。用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此方名“化铁丸”。 肠风泻血。用威灵仙、鸡冠花各二两,在米醋二升中煮干,炒为末,以鸡蛋白调作小饼,炙干后再研为末。每服二钱,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 痔疮肿痛。用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威灵仙》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威灵仙》
类型:

本草纲目 · 菜部 · 石耳

释名 灵芝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泻血脱肛。有石耳五两(炒)、白枯矾一两、密陀僧半两,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在。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明目益精。久服益色。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菜部 · 石耳》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菜部 · 石耳》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