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身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十二节

孟子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收藏 孟子《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十二节 》
复制 孟子《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十二节 》
类型:

挽少保王平章

气貌古心盎,渊源早学成。 三朝尊汲直,四海颂夷清。 忧国生如死,诚身实过名。 巍巍叔季世,人重泰山轻。
收藏 陈著《挽少保王平章》
复制 陈著《挽少保王平章》
类型:

秋日偶成呈杜子长显之兼简仲美刘丈

丈夫不合自穷愁,藜藿先须天下忧。 君不唐虞皆我罪,民推沟壑更谁尤。 须将兼济为吾事,若只诚身亦我羞。 满纸古人皆有道,如其所学愿轲邱。
收藏 王令《秋日偶成呈杜子长显之兼简仲美刘丈》
复制 王令《秋日偶成呈杜子长显之兼简仲美刘丈》
类型:

寄庆州德孺待制

常爱公家好弟兄,忠言直道友于情。 心期光禄朝中驾,目断将军塞上旌。 埤堄高风回过雁,琵琶宵寂语流莺。 共欣出处非它辙,报国诚身各自行。
收藏 韩维《寄庆州德孺待制》
复制 韩维《寄庆州德孺待制》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一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一》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一》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二十六

正之问曰:“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工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此说如何?” 先生曰:“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工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真是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只是此个工夫。今若又分戒惧为己所不知,即工夫便支离,亦有间断。既戒惧即是知。己若不知,是谁戒惧?如此见解,便要流入断灭禅定。” 曰:“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则独知之地,更无无念时邪?” 曰:“戒惧亦是念。戒惧之念,无时可息。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聩,便已流入恶念。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若要无念,即是己不知,此除是昏睡,除是槁木死灰。”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二十六》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二十六》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三十五

蔡希渊问:“文公《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工夫,似与首章次第相合。若如先生从旧本之说,即‘诚意’反在‘格致’之前,于此尚未释然。” 先生曰:“《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须用添个‘敬’字,方才牵扯得向身心上来,然终是没根原。若须用添个‘敬’字,缘何孔门倒将一个最紧要的字落了,直待千余年后要人来补出?正谓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提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于此不察,真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工夫总是一般。今说这里补个‘敬’字,那里补个‘诚’字,未免画蛇添足。”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三十五》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三十五》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徐爱跋

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工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穷理”是“尽性”的工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约礼”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诸如此类,始皆落落难合。其后思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徐爱跋》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徐爱跋》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三十四

黄诚甫问:“先儒以孔子告颜渊为邦之问,是立万世常行之道,如何?” 先生曰:“颜子具体圣人,其于为邦的大本大原都已完备,夫子平日知之已深,到此都不必言,只就制度文为上说。此等处亦不可忽略,须要是如此方尽善。又不可因自己本领是当了,便于防范上疏阔,须是‘放郑声,远佞人’。盖颜子是个克己向里、德上用心的人,孔子恐其外面末节或有疏略,故就他不足处帮补说。若在他人,须告以‘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达道’‘九经’,及‘诚身’许多工夫,方始做得,这个方是万世常行之道。不然,只去行了夏时,乘了殷辂,服了周冕,作了韶舞,天下便治得?后人但见颜子是孔门第一人,又问个为邦,便把做天大事看了。”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三十四》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三十四》
类型:

寄题张子登遂勤斋

一字于吾补不曾,诗书况味冷如冰。 谁家以此为长策,不把其它易短檠。 钟鼎轩裳眼应白,馀犹要得圣贤力。 意诚身正一家齐,门中自有华胥国。
收藏 曾丰《寄题张子登遂勤斋》
复制 曾丰《寄题张子登遂勤斋》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