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

疏斋晚步

荷老难擎露,水清偏见鱼。 好磨青玉觜,一饱更何如。
收藏 叶颙《疏斋晚步》
复制 叶颙《疏斋晚步》
类型:

托钵佛山

一臂酸成毒,双胫涷欲枯。 市言多戏谑,僧笑讲锱铢。 头碎金鸡爪,鞋沾铁镬镆。 密云偏见雨,众口竟难糊。
收藏 释今无《托钵佛山》
复制 释今无《托钵佛山》
类型:

梅溪见落梅

背城花坞得春迟,野雀衔残客未知。 闻说绿珠堪绝世,我来偏见坠楼时。
收藏 梅庚《梅溪见落梅》
复制 梅庚《梅溪见落梅》
类型:

友人陈槱得杨补之三昧赏之以诗

梅花不清是水清,最是一枝溪上横。 梅花不明是雪明,冻折老梢飘碎琼。 梅花不暗是雨暗,隔篱和雨粘珠糁。 梅花不淡是烟淡,烟锁江村烟惨惨。 梅花不枯是霜枯,霜后不俗霜前粗。 梅花不瘦是月瘦,月下徘徊孤影峭。 梅花不寒是风寒,落英飞上玉阑干。 梅花不湿是露湿,冷蕊含羞晓呜唈。 雪明偏见梅花魂,笔下六花堆烂银。 水清偏见梅花骨,笔下一溪寒浸月。 烟淡偏见梅花情,笔下一片黄昏晴。 雨晴偏见梅花貌,笔下娉婷向人笑。 月瘦偏见梅花真,笔下蟾蜍弄早春。 霜枯偏见梅花操,笔下飞霜送春耗。 露湿偏见梅花奇,笔下冷蕊垂百琲。 风寒偏见梅花意,笔下萧骚夺云气。 有人身心似梅花,写出清浅与横斜。 补之若见亦惊嗟,机杼迥然别一家。 繁处不繁简处简,雪迷晓色月迷晚。 更得一些香气浮,阳春总在君笔头。
收藏 白玉蟾《友人陈槱得杨补之三昧赏之以诗》
复制 白玉蟾《友人陈槱得杨补之三昧赏之以诗》
类型:

谷山沙弥求诗

十里松风长不老,一庭秋色为谁闲。 偶逢此日休新夏,偏见耆年忆故山。 贫里有秋同举箸,法中添口共开颜。 偶然弄笔成诗句,乘兴留题屋壁间。
收藏 周志蕙《谷山沙弥求诗》
复制 周志蕙《谷山沙弥求诗》
类型:

伯夷论

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贤辩之甚详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见独识,遂以为说,既失其本,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盖有之矣,伯夷是已。 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以孔、孟之可信而又辩之反复不一,是愈益可信也。孔子曰:「不念旧恶,求仁而得仁,饿于首阳之下,逸民也。」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不立恶人之朝,避纣居北海之滨,目不视恶色,不事不肖,百世之师也。」故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然则司马迁以为武王伐纣,伯夷叩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韩子因之,亦为之颂,以为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是大不然也。 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而尤者,伯夷也。尝与太公闻西伯善养老,则欲往归焉。当是之时,欲夷纣者,二人之心岂有异邪?及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何哉?盖二老,所谓天下之大老,行年八十馀,而春秋固已高矣。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计亦数千里之远,文王之兴以至武王之世,岁亦不下十数,岂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
收藏 王安石《伯夷论》
复制 王安石《伯夷论》
类型:

安肃县咏菘 其三

髯老羔豚顿置渠,较于藜藿定何如。 性偏见说嫌形秽,退食难逢下箸馀。
收藏 弘历《安肃县咏菘 其三》
复制 弘历《安肃县咏菘 其三》
类型:

吴节妇林氏

沧海东头哭槁砧,泪流应与海同深。 寒机夜雨青灯暗,破屋秋风白昼阴。 年少况当无子日,家贫偏见养姑心。 祇今别鹤成仙去,留得哀音在玉琴。
收藏 沈周《吴节妇林氏》
复制 沈周《吴节妇林氏》
类型:

寓兴 其五

新进喜事人,不可位相将。 持其一偏见,遑复计得丧。 纷然变成法,毕竟无一当。 古来大圣人,贵述不贵创。 周官不善读,邪说复首唱。 青苗市易行,天地为播荡。 巴东亦不免,时露好事状。 伟哉无口瓢,此乃真宰相。
收藏 洪亮吉《寓兴 其五》
复制 洪亮吉《寓兴 其五》
类型:

成都

月晓已开花市合,江平偏见竹簰多。 好教载取芳菲树,剩照岷天瑟瑟波。
收藏 萧遘《成都》
复制 萧遘《成都》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