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虫

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草部 · 恒山

两汉 : 无名氏
(旧作常山,《御览》作恒山,是) 味苦寒。主伤寒,寒热,热发温疟,鬼毒,胸中痰结吐逆。一名互草。生川谷。 《吴普》曰:恒山,一名漆叶,神农岐伯苦,李氏大寒,桐君辛有毒,二月八月采。 《名医》曰:生盖州及汉中,八月采根,阴干。 案后汉书华陀《传》云:陀授以漆叶青黏散,漆叶屑一斗,青黏十四两,以是为率,言久服去三虫,利五脏,轻体,使人头不白。
收藏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草部 · 恒山》
复制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草部 · 恒山》
类型:

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木部 · 梓白皮

两汉 : 无名氏
味苦寒。 主热,去三虫,叶捣传猪创,饲猪肥大三倍,生山谷。 《名医》曰:生河内。 案《说文》云:梓,楸也,或作榟,椅梓也,楸,梓也,槚,楸也。《尔雅》云:槐小叶曰榎.郭璞云:槐为楸楸,当细叶者为榎,又大而榎,楸。郭璞云:老乃皮粗,皵者为楸,又椅梓。郭璞云:即楸。《毛诗》云椅,桐梓漆,《传》云椅,梓属。陆玑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曰梓,梓实,桐皮,曰椅。
收藏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木部 · 梓白皮》
复制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木部 · 梓白皮》
类型:

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虫鱼部 · 蜈蚣

两汉 : 无名氏
味辛温。 主鬼注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虐,去三虫(《御览》引云:一名至掌,《大观本》在水蛭下)。生川谷。 《名医》曰:生大吴江南,赤头足者良。 案《广雅》云:蝍蛆,吴公也。
收藏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虫鱼部 · 蜈蚣》
复制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虫鱼部 · 蜈蚣》
类型:

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兽部 · 麝香

两汉 : 无名氏
味辛温。 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痓,去三虫。久服除邪,不梦寤厌寐。生川谷。 《名医》曰:生中台及益州雍州山中,春风取之,生者益良。 案《说文》云:麝如小麋,脐有香,黑色獐也(《御览》引多三字)。《尔雅》云:麝父麋足。郭璞云:脚似麋有香。
收藏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兽部 · 麝香》
复制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兽部 · 麝香》
类型: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虫鱼部 · 白僵蚕

两汉 : 无名氏
味咸。 主小儿惊痫夜蹄,去三虫,减黑皯,令人面色好,男子阴疡病。生平泽。 《名医》曰:生颍川,四月取自死者。 案《说文》云:蚕任丝也。《淮南子》说林训云:蚕食而不饮,二十二日而化。 《博物志》云:蚕三化,先孕而后交,不交者亦生子,子后为,皆无眉目,易伤,收采亦薄,玉篇作僵蚕,正当为僵,旧作殭,非。
收藏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虫鱼部 · 白僵蚕》
复制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虫鱼部 · 白僵蚕》
类型: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木部 · 山茱萸

两汉 : 无名氏
味酸平。 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一名蜀枣。生山谷。 《吴普》曰,山茱萸,一名鬾实,一名鼠矢,一名鸡足,神农黄帝雷公扁鹊酸无毒,岐伯辛,一经酸,或生冤句琅邪,或东海承县,叶如梅,有刺毛,二月,华如杏四月实如酸枣,赤,五月采实。(《御览》) 《名医》曰,一名鸡足,一名鬾实,生汉中及琅邪冤句,东海承县,九月十月采实,阴干。
收藏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木部 · 山茱萸》
复制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木部 · 山茱萸》
类型: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玉石部 · 理石

两汉 : 无名氏
味辛寒。 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一名石立制石。生山谷。 《名医》曰:一名饥石,如石膏,顺理而细,生汉中,及卢山,采无时。
收藏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玉石部 · 理石》
复制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玉石部 · 理石》
类型:

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草部 · 鸢尾

两汉 : 无名氏
味苦平。 主蛊毒邪气,鬼注,诸毒,破症瘕积聚,去水,下三虫。生山谷。 《吴普》曰:鸢尾,治蛊毒(《御览》)。 《名医》曰:一名乌园,生九疑山,五月采。 案《广雅》云:鸢尾,乌萐,射干也(疑当作鸢尾乌园也,乌萐射干也,是二物)。《唐本》注云:与射干全别。
收藏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草部 · 鸢尾》
复制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草部 · 鸢尾》
类型: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

望有玉山果,细实如房蜂。 世味羞桃李,弃此盘盎中。 肤顽味更涩,仅能杀三虫。 赖以著微绩,始袭炎帝封。 不意得君采,致身愿相从。
收藏 何梦桂《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
复制 何梦桂《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
类型: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木部 · 吴茱萸

两汉 : 无名氏
(《御览》引:无吴字,是) 味辛温。 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凑(旧作腠,《御览》作涛,是)理根杀三虫。一名藙。生山谷。 《名医》曰:生冤句,九月九日采,阴干。 案《说文》云:茱,茱萸,属,萸,茱萸也。煎茱萸,汉律,会稽献藙一斗。 《广雅》云:(木尻),榝,档,樾,茱萸也。三苍云:莍,茱萸也。(《御览》)《尔雅》云:椒、榝,丑莍.郭璞云:茱萸子,聚生成房貌,今江东亦呼榝,似茱萸而小,赤色。礼记云:三牲用藙。郑云:藙煎茱萸也。汉律会稽献焉,《尔雅》谓之榝.《范子计然》云:茱萸,出三辅。陶宏景云:礼记名藙而作俗中呼为藙子,当是不识藙字似杂字,仍以相传。
收藏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木部 · 吴茱萸》
复制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木部 · 吴茱萸》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