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节

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 其四

有妹有妹家苦贫,补纫组织多辛勤。 二男三女未婚嫁,已见宿草生孤坟。 问疾吊丧俱不及,念此不置长酸辛。 呜呼四歌兮歌更苦,往事关心谁可语。
收藏 王炎《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 其四》
复制 王炎《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 其四》
类型:

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 其一

有客有客字晦叔,东皋岁收可饘粥。 何为得饱尚多忧,岂是老穷无止足。 十日之中九日病,以杖扶行惧颠覆。 呜呼一歌兮歌意长,风林助我鸣悲商。
收藏 王炎《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 其一》
复制 王炎《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 其一》
类型:

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 其七

有妇有妇嫔吾孙,仅能期月问晨昏。 吉凶自古不可定,所以贺吊更在门。 人言贫家女难嫁,岂料既嫁俄不存。 呜呼七歌兮意不尽,频年多难天难问。
收藏 王炎《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 其七》
复制 王炎《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 其七》
类型:

再次苏字韵

秋风不来眼穿枯,飒然而至吾其苏。 中宵起我灯火读,音节自喜如连珠。 不知何物披拂此,定是啸谷之於菟。 窗前况复雨骤作,山溜绕屋鸣瑶琚。
收藏 曾几《再次苏字韵》
复制 曾几《再次苏字韵》
类型:

叠前韵歔赠柳汀(己亥稿上,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夏)

冷抱香云卧,骄人花一枝。 才名高顾怪,音节变吴诗。 客至家姬出,宵征阃律持。 城南树精老,唐突化人师。
收藏 丘逢甲《叠前韵歔赠柳汀(己亥稿上,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夏)》
复制 丘逢甲《叠前韵歔赠柳汀(己亥稿上,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夏)》
类型:

观楚人插秧

插禾怜楚俗,田畛绿层层。 共道临芒种,那能避郁蒸。 歌词人互答,音节鼓相应。 但使民多粒,宁忧谷价腾。
收藏 朱应登《观楚人插秧》
复制 朱应登《观楚人插秧》
类型:

东轩小室即事五首

卷书坐东轩,有竹甚魁伟。 清风过其间,戛戛鸣不已。 写之以素琴,音节淡如水。 不惜为人弹,临流须洗耳。
收藏 曾几《东轩小室即事五首》
复制 曾几《东轩小室即事五首》
类型:

《盼云楼言情草》,为罗孝子题

开卷见题便凄绝,满纸模糊尽泪血。 我欲读之声忽咽,蓼我忍听王裒说。 一句一字何悲切,知是哭声是音节。 言有尽兮情不竭,满山哀韵啼春鴂。
收藏 刘绎《《盼云楼言情草》,为罗孝子题》
复制 刘绎《《盼云楼言情草》,为罗孝子题》
类型:

论文偶记

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是矣。然气随神转,神浑则气灏,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则气奇,神深则气静,故神为气之主。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人无经济,则言虽累牍,不适于用。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若行文自另是—事。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然有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故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 神者,文家之宝。文章最要气盛,然无神以主之,则气无所附,荡乎不知其所归也。神者气之主,气者神之用。神只是气之精处。古人文章可告人者惟法耳,然不得其神而徒守其法,则死法而已。要在自家于读时微会之。李翰云:“文章如千军万马;风恬雨霁,寂无人声。”此语最形容得气好。论气不论势,文法总不备。 文章最要节奏;管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声窃渺处。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余谓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文贵奇,所谓“珍爱者必非常物”。然有奇在字句者,有奇在意思者,有奇在笔者,有奇在丘壑者,有奇在气者,有奇在神者。字句之奇,不足为奇;气奇则真奇矣;神奇则古来亦不多见。次第虽如此,然字句亦不可不奇、自是文家能事。扬子《太玄》、《法言》,昌黎甚好之,故昌黎文奇。奇气最难识,大约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读古人文,于起灭转接之间,觉有不可测识处,便是奇气。奇,正与平相对。气虽盛大,一片行去,不可谓奇。奇者,于一气行走之中,时时提起。太史公《伯夷传》可谓神奇。 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程子云:“立言贵含蓄意思,勿使天德者眩,知德者厌。”此语最有味。 文贵变。《易》曰:“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又曰:“物相杂,故曰文。”故文者,变之谓也。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之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文法有平有奇,须是兼备,乃尽文人之能事。上古文字初开,实字多,虚字少。典漠训诰,何等简奥,然文法自是未备。至孔于之时,虚字详备,作者神态毕出。《左氏》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至先秦战国,更加疏纵。汉人敛之,稍归劲质,惟子长集其大成。唐人宗汉,多峭硬。宋人宗秦,得其疏纵,而失其厚茂,气味亦少薄矣。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何可节损?然校蔓软弱,少古人厚重之气,自是后人文渐薄处。史迁句法似赘拙,而实古厚可爱。 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言也,故即事以寓情。即物以明理,《庄子》之文也;即事以寓情,《史记》之文也。 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收藏 刘大櫆《论文偶记》
复制 刘大櫆《论文偶记》
类型:

岭外早秋送友人先归槜李

秋风引乡思,一夕肠九回。 相送意转深,怫郁何由开。 怀中延露曲,音节有馀哀。 愿因商飙发,吹上古琴台。
收藏 彭孙遹《岭外早秋送友人先归槜李》
复制 彭孙遹《岭外早秋送友人先归槜李》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