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定

闻过

秋来火伞尚高张,心定还能热处凉。 自古及今谁不死,宁人负我亦何伤。 缗钱琐碎争多少,杯酒纷纭说短长。 旧管钓台时入梦,人间未有两严光。
收藏 方回《闻过》
复制 方回《闻过》
类型:

道无情 依韵别沁州长官杜师

未达难通天令。谁解洞中生静。道在有无间。隔千山。 去住绝疑心定。任运逍遥随命。终日不迷南。更何参。
收藏 尹志平《道无情 依韵别沁州长官杜师》
复制 尹志平《道无情 依韵别沁州长官杜师》
类型:

阙题 其二

众患皆因有欲,一闲全得无闻。 心定常如止水,身安不喜行云。
收藏 释文珦《阙题 其二》
复制 释文珦《阙题 其二》
类型:

夏日晚晴

窗白雨将去,犹存一帐寒。 神清无俗梦,心定不生澜。 红湿知莲苦,声迟识漏残。 画梁新燕小,窥栋语般般。
收藏 静诺《夏日晚晴》
复制 静诺《夏日晚晴》
类型: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 其四

有翅亦安之,且学斥鴳雏。 栖迟一室间,究观古人书。 谁云古人远,朝夕同我居。 其言有若此,其心定何如。 见心不见面,令人发长吁。
收藏 王祎《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 其四》
复制 王祎《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 其四》
类型:

雩阳十景 其四 鸡嶂晓烟

旸谷金鸡天上啼,日高青嶂树烟低。 从教截得山前路,一寸乡心定不迷。
收藏 胡奎《雩阳十景 其四 鸡嶂晓烟》
复制 胡奎《雩阳十景 其四 鸡嶂晓烟》
类型:

送秦秘监还蜀

蜀产班行几,分符又去之。 气完吞落日,心定发凉飔。 蝇虎攫何壮,蜗牛升更痴。 见几能许早,别思渺江蓠。
收藏 洪咨夔《送秦秘监还蜀》
复制 洪咨夔《送秦秘监还蜀》
类型:

挽赵通判五首 其三

风波要自吾心定,泾渭从渠何日分。 公已着身荣辱外,世间馀子自纷纷。
收藏 彭龟年《挽赵通判五首 其三》
复制 彭龟年《挽赵通判五首 其三》
类型:

美芹十论 · 察情第二

两敌相持,无以得其情则疑,疑故易骇,骇而应之必不能详;有以得其情则定,定故不可惑,不可惑而听彼之自扰,则权常在我而敌实受其弊矣。古之善用兵者,非能务为必胜,而能谋为不可胜。盖不可胜者乃所以徐图必胜之功也。我欲胜彼,彼亦志于胜,谁肯处其败?胜败之情战于中,而胜败之机未有所决。彼或以兵来,吾敢谓其非张虚声以耀我乎?彼或以兵遁,吾敢谓其非匿形以诱我乎?是皆未敢也。然则如之何?曰:「权然后知轻重,度而后知长短」,定故也。「他人有心,与忖度之」,审故也。能定而审,敌情虽万里之远可定察矣。今吾藏战于守,未战而长为必战之待;寓胜于战,未胜而常有必胜之理。彼诚虚声以耀我,我以静应而不轻动;彼诚匿形以诱我,我有素备而不可乘;胜败既不能为吾乱,则故神闲而气定矣。然后徐以吾之心度彼之情,吾犹是彼亦犹是,南北虽有异虑,休戚岂有异趣哉! 虏人情伪,臣尝熟论之矣:譬如狩狗焉,心不肯自闲,击不则吠,吠而后却;呼之则驯,驯必致啮。盖吠我者忌我也,驯我者狎我也。彼何尝不欲战,又何尝不言和,为其实欲战而乃以和狎我,为其实欲和而乃以战要我,此所以和无定论而战无常势也,犹不可以不察。曩者兀术之死,固尝嘱其徒使入我和,曰:「韩、张、刘、岳,近皆习兵,恐非若辈所敌。」则是其情意欲和矣。然而未尝不进而求战者,计出于忌我而要我也。刘豫之废,亶尝虑无以守中原,则请割三京;亶之弑,亮尝惧我有问罪之师,则又谋割三京而还梓宫;亮之殒,褒又尝缓我追北之师,则复谋割白沟河、以丈人行事我;是其情亦真欲和矣,非诈也。未几,亶之所割,视我守之人非其敌,则不旋踵而复取之;亮之所谋,窥我遣贺之使,知其无能为,则中辍而萌辛巳之逆;褒之所谋,悟吾有班师之失,无意于袭,则反复而有意外之请。夫既云和矣而复中辍者,盖用其狎而谋胜于我也。 今日之事,揆诸虏情,是有三不敢必战,二必欲尝试。何以言之?空国之师,商鉴不远,彼必不肯再用危道,万一猖獗,特不过调沿边戍卒而已,戍卒岂能必其胜,此一不敢必战也。海、泗、唐、邓等州,吾既得之,彼用兵三年而无成,则我有攻守之士,而虏人已非前日之比,此二不敢必战也。契丹诸胡侧目于其后,中原之士扼腕于其前,令之虽不得不从,从之未必不反,此三不敢战也。 有三不敢必战之形,惧吾之窥其弱而绝岁币,则其势不得不张大以要我,此一欲尝试也。贪而志欲得,求不能充其所欲,心惟务干侥幸,谋不暇于万全,此二欲尝试也。 且彼诚欲战耶,则必不肯张皇以速我之备。且如逆亮始谋南寇之时,刘麟、蔡松年一探其意而导之,则麟逐而松年鸩,恶其露机也。今诚必战,岂欲人遂知之乎!彼诚不敢必战耶,贪残无义,忿不顾败,彼何所恤?以母之亲、兄之长,一忤其意,一利其位,亮犹弑之,何有于我?况今沿海造舰,沿淮治具,包藏祸心,有隙皆可投,敢谓之终遂不战乎?大抵今彼虽无必敢战之心,而吾亦不可不防其欲尝试之举。彼于高丽、西夏,气足以吞之,故于其使之至也,坦然待之而无他;惟吾使命之去,则多方腆鲜,曲意防备。如人见牛羊未尝作色,而遇虎豹则厉声奋臂以加之,此又足以见其深有忌于我也。彼知有忌,我独无忌哉!我之所忌不在于虏欲必战,而在于虏幸胜以逾淮,而遂守淮以困我,则吾受其疾矣。〔御之之术,臣具于《守淮》篇。〕 昔者,黥布之心,为身而不顾后,必出下策,薛公知之以告高祖,而布遂成擒。先零之心,恐汉而疑罕[千干],解仇结约,充国知之以告宣帝,而先零自速败。薛公、充国非有风角写占之胜、枯茎朽骨之技,亦惟心定而虑审耳。朝廷心定而虑审,何情不可得,何功不可成。不求敌情之知,而观彼虚声诡势以为进退者,非特在困吾力,且失夫致胜之机为可惜。臣故曰:「知敌之情而为之处者,绰绰乎其有馀矣。」
收藏 辛弃疾《美芹十论 · 察情第二》
复制 辛弃疾《美芹十论 · 察情第二》
类型:

日暮喜诸弟见过

有意便相过,到门迎送稀。 乱山新月出,疏雨暮蝉微。 宇宙从心定,年华逐事非。 暂时宽礼数,跣足解絺衣。
收藏 杨圻《日暮喜诸弟见过》
复制 杨圻《日暮喜诸弟见过》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