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

游日山

岚光咫尺见山扃,候得潮来一苇轻。 惨惨晚堂看日色,森森古殿对江城。 风敲寒玉惊僧睡,岩落澌冰认雨声。 不是平生曾到处,因缘今日此中行。
收藏 石公弼《游日山》
复制 石公弼《游日山》
类型:

十四科头 其一 菩提烦恼不二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 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 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寻讨。 大道晓在目前,迷倒愚人不了。 佛性天真自然,亦无因缘修造。 不识三毒虚假,妄执浮沉生老。 昔时迷日为晚,今日始觉非早。
收藏 宝志《十四科头 其一 菩提烦恼不二》
复制 宝志《十四科头 其一 菩提烦恼不二》
类型:

送小师淳志游方

参禅不是小因缘,立志当如铁石坚。 百城靠倒无依倚,回首归来吃痛拳。
收藏 释普度《送小师淳志游方》
复制 释普度《送小师淳志游方》
类型:

赠梁章钜联

诏起家山,著述已成千卷; 官同岭海,因缘夙缔三山。
收藏 林则徐《赠梁章钜联》
复制 林则徐《赠梁章钜联》
类型:

光林寺

烟浮霜塔闭禅关,今落先生杖屦间。 碧水同来弄明月,黄尘不解污青山。 因缘多自成三宿,物我终同付八还。 欲识光林全体露,松花落尽岭云闲。
收藏 杨云翼《光林寺》
复制 杨云翼《光林寺》
类型: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百六

四大无埃,五蕴外来。 智慧尚归父,因缘初不媒。 西山寒月下,东海夜潮回。 一一根尘妙触事,千千手眼随宜开。 众生世界了如幻,影像那涴吾灵台。
收藏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百六》
复制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百六》
类型:

送黄焜煌还乡

因缘文字遍江湖,兰臭同心汝与吾。 方喜论交从意外,忽惊分别在须臾! 俗人未识荆山璞,名士犹如合浦珠。 携手几曾弹别泪,添将海水送归桴!
收藏 许南英《送黄焜煌还乡》
复制 许南英《送黄焜煌还乡》
类型:

陈烈妇诗九首 其六

节义丧世久,群丑憎孤妍。 曾史诬以盗,蹻蹠目以贤。 矧兹幽闼中,没齿谁相宣。 简墨置我傍,伍伯夹我前。 举头竟戴盆,欲雪何因缘。
收藏 黄淳耀《陈烈妇诗九首 其六》
复制 黄淳耀《陈烈妇诗九首 其六》
类型:

妙法莲华经 ·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 释迦牟尼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花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离衰,国名大成。其威音王佛,于彼世中,为天、人、阿修罗说法,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应六波罗蜜法,究竟佛慧。 得大势!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众生已,然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之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 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四众之中,有生嗔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如此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嗔恚,常作是言:汝当作佛。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其常作是语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号之为常不轻。 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 于时增上慢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轻贱是人,为作不轻名者,见其得大神通力、乐说辩力、大善寂力,闻其所说,皆信伏随从。是菩萨复化千万亿众,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华经。以是因缘,复值二千亿佛,同号云自在灯王,于此诸佛法中,受持读诵,为诸四众说此经典故,得是常眼清净,耳、鼻、舌、身、意诸根清净,于四众中说法,心无所畏。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是若干诸佛,恭敬、尊重、赞叹、种诸善根,于后复值千万亿佛,亦于诸佛法中说是经典,功德成就,当得作佛。 得大势!于意云何?尔时常不轻菩萨岂异人乎?则我身是。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为他人说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先佛所,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说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嗔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大势,于汝意云何?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人乎?今此会中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 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能令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过去有佛,号威音王,神智无量,   将导一切,天人龙神,所共供养。   是佛灭后,法欲尽时,有一菩萨,   名常不轻。时诸四众,计着于法。   不轻菩萨,往到其所,而语之言:   我不轻汝,汝等行道,皆当作佛。   诸人闻已,轻毁骂詈;不轻菩萨,   能忍受之。其罪毕已,临命终时,   得闻此经,六根清净。神通力故,   增益寿命,复为诸人,广说是经。   诸着法众,皆蒙菩萨,教化成就,   令住佛道。不轻命终,值无数佛,   说是经故,得无量福,渐具功德,   疾成佛道。   彼时不轻,则我身是。时四部众,   着法之者,闻不轻言:汝当作佛。   以是因缘,值无数佛。此会菩萨,   五百之众,并及四部,清信士女,   今于我前,听法者是。我于前世,   劝是诸人,听受斯经,第一之法。   开示教人,令住涅槃,世世受持,   如是经典。   亿亿万劫,至不可议,时乃得闻,   是法华经。亿亿万劫,至不可议,   诸佛世尊、时说是经。是故行者,   于佛灭后,闻如是经,勿生疑惑。   应当一心、广说此经,世世值佛,   疾成佛道。
收藏 释迦牟尼《妙法莲华经 ·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复制 释迦牟尼《妙法莲华经 ·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类型:

铁棋亭 其一

神仙幻境杳千秋。 香火因缘岁一酬。 笑我公馀无个事,也随士女共遨游。
收藏 侯鸣珂《铁棋亭 其一》
复制 侯鸣珂《铁棋亭 其一》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