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

过高经略横滦别墅故址

地已归禅寂,犹存别墅名。 残僧迷旧事,老树变秋声。 水落山根豁,云开岸脚明。 谢公墩自在,一任后人争。
收藏 史梦兰《过高经略横滦别墅故址》
复制 史梦兰《过高经略横滦别墅故址》
类型:

从经略安抚侍郎叔乞松醪

春来玉帐闲无事,自料穿松压酒糟。 即恐金樽未相称,山房乞取伴离骚。
收藏 晁说之《从经略安抚侍郎叔乞松醪》
复制 晁说之《从经略安抚侍郎叔乞松醪》
类型:

次韵和并州钱大夫夕次丰州道中见寄

汉将从天下,胡兵值月残。 孤烟戍楼迥,密雪战袍乾。 向暮三吹角,临风一据鞍。 边城赖经略,重取地图看。
收藏 杨亿《次韵和并州钱大夫夕次丰州道中见寄》
复制 杨亿《次韵和并州钱大夫夕次丰州道中见寄》
类型:

尹师鲁墓志铭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举书判拔萃,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师鲁虽用怀敏辟,而尤为经略使韩公所深知。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坐城水洛与边臣略异议,徙知晋州。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自西兵起,凡五六岁,未尝不在其间,故其论议益精密,而于西事尤习其详。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师鲁娶张氏,某县君固。有兄源,字子渐,亦以文学知名,前一岁卒。师鲁凡十年间三贬官,丧其父,又丧其兄。有子四人,连丧其三。女一适人固,亦卒。而其身终以贬死。一子三岁,四女未嫁,家无余资,客其丧于南阳不能归。平生故人无远迩皆往赙之,然后妻子得以其柩归河南,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先茔之次。 余与师鲁兄弟交,尝铭其父之墓矣固,故不复次其世家焉钞。铭曰: 藏之深,固之密。石可朽,铭不灭。
收藏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
复制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
类型:

奉答李紫崖二府

比来何处遗双鱼,遥慰山人久索居。 云水笔端经略外,风骚情致笑谈馀。 老农望雨翻愁飓,园客浇葵候引渠。 欲寄老怀应万种,秃茅嗟尔不中书。
收藏 区越《奉答李紫崖二府》
复制 区越《奉答李紫崖二府》
类型:

双桃寄巩经略三首

世间固有无情物,天上宁无有欲仙。 想得武陵人去后,精神交感此因缘。
收藏 姜特立《双桃寄巩经略三首》
复制 姜特立《双桃寄巩经略三首》
类型:

送陈嘉言经略赴陜

前年使,长江南,今年使,长城下。 使君自有开济谋,不在舟航即鞍马。 马行万里道,君抱万里心。 二月春草短,云愁沙碛阴。 长城路,通咸秦,古来转饷多名臣。 后有李唐前有汉,君不见萧何与刘晏。
收藏 边贡《送陈嘉言经略赴陜》
复制 边贡《送陈嘉言经略赴陜》
类型:

汪巡按见访

岭南经略地,柱史不谋身。 料理安危事,更张文武臣。 风行先动草,寒极正开春。 倾盖江楼暮,挥杯劝故人。
收藏 陈献章《汪巡按见访》
复制 陈献章《汪巡按见访》
类型:

和延州经略庞龙图八咏迎薰亭

波平柳苒苒,湖与柳共色。 攀条弄潺湲,坐送春晖昃。
收藏 宋祁《和延州经略庞龙图八咏迎薰亭》
复制 宋祁《和延州经略庞龙图八咏迎薰亭》
类型:

梅花岭记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严、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收藏 全祖望《梅花岭记》
复制 全祖望《梅花岭记》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