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序

冬夜怀李侍御王太祝段丞

浩露烟壒尽,月光闲有馀。 松篁细阴影,重以帘牖疏。 泛览星粲粲,轻河悠碧虚。 纤云不成叶,脉脉风丝舒。 丹灶炽东序,烧香罗玉书。 飘飘魂神举,若骖鸾鹤舆。 感念夙昔意,华尚簪与裾。 簪裾讵几许,累创吞钩鱼。 今闻馨香道,一以悟臭帤。 悟觉誓不惑,永抱胎仙居。 昼夜欣所适,安知岁云除。 行行二三友,君怀复何如。
收藏 元稹《冬夜怀李侍御王太祝段丞》
复制 元稹《冬夜怀李侍御王太祝段丞》
类型:

寄裴施州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 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 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 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 几度寄书白盐北,苦寒赠我青羔裘。 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动箧蟠银钩。 紫衣使者辞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 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
收藏 杜甫《寄裴施州》
复制 杜甫《寄裴施州》
类型:

奉和袭美酬前进士崔潞盛制见寄因赠至一百四十言

孔圣铸颜事,垂之千载馀。 其间王道乖,化作荆榛墟。 天必授贤哲,为时攻剪除。 轲雄骨已朽,百代徒趑趄。 近者韩文公,首为闲辟锄。 夫子又继起,阴霾终廓如。 搜得万古遗,裁成十编书。 南山盛云雨,东序堆琼琚。 偶此真籍客,悠扬两情摅。 清词忽窈窕,雅韵何虚徐。 唱既野芳坼,酬还天籁疏。 轻波掠翡翠,晓露披芙渠。 俪曲信寡合,末流难嗣初。 空持一竿饵,有意鲸鱼。
收藏 陆龟蒙《奉和袭美酬前进士崔潞盛制见寄因赠至一百四十言》
复制 陆龟蒙《奉和袭美酬前进士崔潞盛制见寄因赠至一百四十言》
类型:

送大司寇顾公还山歌

孝皇宾天五十载,海内喁喁想颜色。曾传策士吁真才,往往睹接夔龙席。 呜呼此意苍茫竟谁答,一老岿然峙南极。日月长悬魏阙心,波涛竟展渑池翼。 自从拂袖离夫椒,安石强折苍生腰。十年再压铜柱碛,两都重肃金天飙。 巍如大衡悬东序,耸若乔木干层霄。珊瑚欲枯沧海钓,云母隔坐天门朝。 谁其青骢绣为袍,望公崔嵬不得骄。片言出口捩眼鼻,一疏脱屣甘渔樵。 菰城社者刘司空,啸作鼓吹惊鸿蒙。轻舟握手慰劳苦,苕水尽发桃花红,青山无言忽两翁。 为公萋菲意良厚,时有时才任奔走。阴森狐狸固城社,潦落麟凤沈郊薮。 不堪屈指孝皇年,试论更得如公否。
收藏 王世贞《送大司寇顾公还山歌》
复制 王世贞《送大司寇顾公还山歌》
类型:

余登第日一接故大参瓯东公二十年而遇公伯子思尧君为赋曲池草堂诗又十七年而君之子季舆来谒出新诗一编云将有远游且乞数言之赠感旧怀贤情见乎辞

早识参知公,矫矫一世师。 东序悬钟镛,西清列敦彝。 及乎觏象贤,宛然慨风仪。 奈何同阿閦,一见忽失之。 接汝通家刺,诵汝幼妇辞。 旧感热中肠,新好溢须眉。 别业创湖涘,有无余曲池。 答言九州慕,焉系一壑私。 伊子论交日,是我挫名时。 敢夸大父行,勿言丈人知。
收藏 王世贞《余登第日一接故大参瓯东公二十年而遇公伯子思尧君为赋曲池草堂诗又十七年而君之子季舆来谒出新诗一编云将有远游且乞数言之赠感旧怀贤情见乎辞》
复制 王世贞《余登第日一接故大参瓯东公二十年而遇公伯子思尧君为赋曲池草堂诗又十七年而君之子季舆来谒出新诗一编云将有远游且乞数言之赠感旧怀贤情见乎辞》
类型:

送青溪先生之南京吏部 其一

昔我青云交,登朝半公辅。 倪君廊庙姿,独立争快睹。 钟镛在东序,法制形貌古。 扣之声鍧然,鲸海日吞吐。 兰苕与翡翠,信美安足数。 缅维有司良,拔十思得五。 如君能几人,吾侪愧参伍。 南曹固云重,暇逸讵其所。 愿持五色线,留为山龙补。
收藏 李东阳《送青溪先生之南京吏部 其一》
复制 李东阳《送青溪先生之南京吏部 其一》
类型:

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

忽见君新句,君吟我旧篇。见当巴徼外,吟在楚江前。 思鄙宁通律,声清遂扣玄。三都时觉重,一顾世称妍。 排韵曾遥答,分题几共联。昔凭银翰写,今赖玉音宣。 布鼓随椎响,坯泥仰匠圆。铃因风断续,珠与调牵绵。 阮籍惊长啸,商陵怨别弦。猿羞啼月峡,鹤让警秋天。 志士潜兴感,高僧暂废禅。兴飘沧海动,气合碧云连。 点缀工微者,吹嘘势特然。休文徒倚槛,彦伯浪回船。 伎乐当筵唱,儿童满巷传。改张思妇锦,腾跃贾人笺。 魏拙虚教出,曹风敢望痊。定遭才子笑,恐赚学生癫。 裁什情何厚,飞书信不专。隼猜鸿蓄缩,虎横犬迍邅。 水墨看虽久,琼瑶喜尚全。才从鱼里得,便向市头悬。 夜置堂东序,朝铺座右边。手寻韦欲绝,泪滴纸浑穿。 甘蔗销残醉,醍醐醒早眠。深藏那遽灭,同咏苦无缘。 雅羡诗能圣,终嗟药未仙。五千诚远道,四十已中年。 暗魄多相梦,衰容每自怜。卒章还恸哭,蚊蚋溢山川。
收藏 元稹《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
复制 元稹《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
类型:

留别葛汝州

平生师友尘莫数,两眼偏明向公许。 一时盛德人中骥,四海知名地上虎。 东序阶墀再靴板,西州杖屦三寒暑。 我方庶兄汤惠休,公乃小儿杨德祖。 未颁还朝尺一诏,不愧专城丈二组。 为公剩买银管笔,容我时亲玉柄麈。 近蒙五字落珠玑,如服一丸生翅羽。 别离真成惜夜烛,感叹更值歌朝雨。 行看入侍玉皇案,与进不待金刚杵。 劝公慎勿学孔光,荐士何妨似张禹。
收藏 陈与义《留别葛汝州》
复制 陈与义《留别葛汝州》
类型:

灵光故基

蟠螭宛转谩承楣,东序西厢只废基。 终与建章同圯坏,浪言神力有支持。
收藏 葛胜仲《灵光故基》
复制 葛胜仲《灵光故基》
类型:

礼记 · 文王世子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腹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应曰:「诺。」然后退。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脱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间。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成王幼,不能莅阼,周公相,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文王之为世子也。 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龠,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龠师学戈,龠师丞赞之。胥鼓南。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 凡侍坐于大司成者,远近间三席,可以问。终则负墙,列事未尽,不问。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凡大合乐,必遂养老。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始立学者,既兴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傧于东序,一献,无介语可也。教世子。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大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唯其人。语使能也。君子曰德,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君之谓也。仲尼曰:「昔者周公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优为之!」是故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成王幼,不能莅阼,以为世子,则无为也,是故抗世子法于伯禽,使之与成王居,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义也。君之于世子也,亲则父也,尊则君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是故,养世子不可不慎也。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齿于学之谓也。故世子齿于学,国人观之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有父在则礼然,然而众知父子之道矣。」其二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有君在则礼然,然而众着于君臣之义也。」其三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长长也,然而众知长幼之节矣。」故父在斯为子,君在斯谓之臣,居子与臣之节,所以尊君亲亲也。故学之为父子焉,学之为君臣焉,学之为长幼焉,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得,而国治。语曰:「乐正司业,父师司成,一有元良,万国以贞。」世子之谓也。周公践阼。 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睦友、子爱,明父子之义、长幼之序。其朝于公:内朝,则东面北上;臣有贵者,以齿。其在外朝,则以官,司士为之。其在宗庙之中,则如外朝之位。宗人授事,以爵以官。其登馂献受爵,则以上嗣。庶子治之,虽有三命,不逾父兄。其公大事,则以其丧服之精粗为序。虽于公族之丧亦如之,以次主人。若公与族燕,则异姓为宾,膳宰为主人,公与父兄齿。族食,世降一等。其在军,则守于公祢。公若有出疆之政,庶子以公族之无事者守于公宫,正室守大庙,诸父守贵宫贵室,诸子诸孙守下宫下室。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练祥则告。族之相为也,宜吊不吊,宜免不免,有司罚之。至于赗赙承含,皆有正焉。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其刑罪,则纤剸,亦告于甸人。公族无宫刑。狱成,有司谳于公。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其刑罪,则曰「某之罪在小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及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于甸人。公又使人追之曰:「虽然,必赦之。」有司对曰:「无及也!」反命于公,公素服不举,为之变,如其伦之丧。无服,亲哭之。公族朝于内朝,内亲也。虽有贵者以齿,明父子也。外朝以官,体异姓也。宗庙之中,以爵为位,崇德也。宗人授事以官,尊贤也。登馂受爵以上嗣,尊祖之道也。丧纪以服之轻重为序,不夺人亲也。公与族燕则以齿,而孝弟之道达矣。其族食世降一等,亲亲之杀也。战则守于公祢,孝爱之深也。正室守大庙,尊宗室,而君臣之道着矣。诸父诸兄守贵室,子弟守下室,而让道达矣。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及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不忘亲也。亲未绝而列于庶人,贱无能也。敬吊临赙赗,睦友之道也。古者,庶子之官治,而邦国有伦;邦国有伦,而众乡方矣。公族之罪,虽亲不以犯有司,正术也,所以体百姓也。刑于隐者,不与国人虑兄弟也。弗吊,弗为服,哭于异姓之庙,为忝祖远之也。素服居外,不听乐,私丧之也,骨肉之亲无绝也。公族无宫刑,不剪其类也。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退修之以孝养也。反,登歌清庙,既歌而语,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礼之大者也。下管《象》,舞《大武》。大合众以事,达有神,兴有德也。正君臣之位、贵贱之等焉,而上下之义行矣。有司告以乐阕,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养老幼于东序。」终之以仁也。是故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爱之以敬,行之以礼,修之以孝养,纪之以义,终之以仁。是故古之人一举事而众皆知其德之备也。古之君子,举大事,必慎其终始,而众安得不喻焉?《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世子之记曰:朝夕至于大寝之门外,问于内竖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今日安。」世子乃有喜色。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世子,世子色忧不满容。内竖言「复初」,然后亦复初。朝夕之食上,世子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羞。必知所进,以命膳宰,然后退。若内竖言「疾」,则世子亲齐玄而养。膳宰之馔,必敬视之;疾之药,必亲尝之。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尝馔寡,世子亦不能饱;以至于复初,然后亦复初。
收藏 戴圣《礼记 · 文王世子》
复制 戴圣《礼记 · 文王世子》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