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性

送薛玄卿归龙虎山

金门诏下羽人归,欲向山中采蕨薇。 琥珀悬崖松树老,琅玕倚涧竹根稀。 高岩蓄雨星辰湿,古石悬云径路微。 养性可无轩冕累,游尘元不涴仙衣。
收藏 杨弘道《送薛玄卿归龙虎山》
复制 杨弘道《送薛玄卿归龙虎山》
类型:

训蒙绝句养性

性初不假增加力,养字原非别用功。 只要关防并省察,莫要私意害其中。
收藏 朱熹《训蒙绝句养性》
复制 朱熹《训蒙绝句养性》
类型:

陈留市隐

市井怀珠玉,往来人未逢。 乘肩娇小女,邂逅此生同。 养性霜刀在,阅人清镜空。 时时能举酒,弹镊送飞鸿。
收藏 黄庭坚《陈留市隐》
复制 黄庭坚《陈留市隐》
类型: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避事已谢客,养性不看书。 书中多感遇,掩卷辄长吁。
收藏 苏辙《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复制 苏辙《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类型:

申鉴·俗嫌

或问卜筮.曰.德斯益.否斯损.曰.何谓也.吉而济.凶而救之谓益.吉而恃.凶而怠之谓损.或问曰.时群忌.曰.此天地之数也.非吉凶所生也.东方主生.死者不鲜.西方主杀.生者不寡.南方火也.居之不燋.北方水也.蹈之不沈.汉时俗有方忌如西益宅谓之不祥必有死亡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之类是也故甲子昧爽.殷灭周兴.咸阳之地.秦亡汉隆. 或问五三之位周应也.五三五星三辰元命苞曰殷纣之时五星聚于房房者苍神之精周据而兴龙虎龙当作尾之会晋祥也.晋献公问于卜偃曰攻虢何月也曰童谣有之曰丙之农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曰.官府设陈.富贵者值之.布衣寓焉.不符其爵也.狱犴若居.有罪者触之.贞良入焉.不受其罚也.或曰.然则日月可废欤.曰.否.曰.元辰.先王所用也.人承天地.故动静顺焉.顺其阴阳.顺其日辰.顺其度数.内有顺实.外有顺文.文实顺.理也.休征之符.自然应也.故盗泉朝歌.孔墨不由.恶其名者.顺其心也.苟无其实.徼福于忌.斯成难也. 或曰.祈请者诚以接神.自然应也.故精以底之.牺牲玉帛以昭祈请.吉朔以通之.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请云祈云.酒膳云乎哉.非其礼则或愆.非其请则不应.或问祈请可否.曰.气物应感则可.性命自然则否.应感如土龙致雨之类或问避疾厄.有诸.曰.夫疾厄.何为者也.非身则神.身不可避.神不可逃.可避非身.可逃非神也.持身随天.万里不逸.譬诸孺子掩目巨夫之掖.而曰逃可乎. 或问人形有相.曰.盖有之焉.夫神气.形容之相包也.自然矣.贰之于行.参之于时.相成也.亦参相败也.其数众矣.其变多矣.亦有上中下品云尔.或问神仙之术.曰.诞哉.末之也已矣.圣人弗学.非恶生也.终始运也.短长数也.运数非人力之为也.曰.亦有仙人乎.曰.僬侥桂莽.产乎异俗.就有仙人.亦殊类矣. 或问有数百岁人乎.曰.力称乌获.乌获秦武王力士捷言羌亥.羌亥疑竖亥之误勇斯贲育.孟贲齐人能生拔牛角夏育卫人圣云仲尼.寿称彭祖.彭祖者殷大夫姓籛名鉴物有俊杰.不可诬也. 或问凡寿者必有道.非习之功.曰.夫惟寿.则惟能用道.惟能用道.则性寿矣.苟非其性也.修之不至也.学必至圣.可以尽性.寿必用道.所以尽命.或曰.人有变化而仙者.信乎.曰.未之前闻也.然则异也.异谓怪异非仙也.男化为女者有矣.死人复生者有矣.献帝兴平六年越隽男子化为女子四年武陵女子死十四日复活夫岂人之性哉.气数不存焉. 或问曰.养有性乎.曰.养性秉中和.守之以生而已.爱亲爱德爱力爱神之谓啬.否则不宜.过则不澹.故君子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滞底.昏乱百度则生疾.故喜怒哀乐思虑必得其中.所以养神也.寒暄盈虚消息必得其中.所以养神也.善治气者.由禹之治水也.若夫导引蓄气.历藏内视.过则失中.可以治疾.皆养性之非圣术也.夫屈者以乎申也.蓄者以乎虚也.内者以乎外也.气宜宣而遏之.体宜调而矫之.神宜平而抑之.必有失和者矣.夫善养性者无常术.得其和而已矣.邻脐二寸谓之关.黄庭外景经曰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门前命门呼吸庐间入丹田解云关元在脐下三寸元阳之命在其前悬精如镜明照一身不休是道关者.所以关藏呼吸之气.以禀授四气也.故长气者以关息.气短者.其息稍升.其脉稍促.其神稍越.至于以肩息而气舒.其神稍专.至于以关息而气衍矣.故道者.常致气于关.是谓要术.凡阳气生养.阴气消杀.和喜之徒.其气阳也.故养性者.崇其阳而绌其阴.阳极则亢.阴结则凝.亢则有悔.凝则有凶.夫物不能为春.天春而生.人则不然.存吾春而已矣.药者.疗也.所以治疾也.无疾.则勿药可也.肉不胜食气.况于药乎.寒斯热.热则致滞.阴药之用也.唯适其宜则不为害.若已气平也.则必有伤.唯针火亦如之.故养性者.不多服也.唯在乎节之而已矣. 或问仁者寿.何谓也.曰.仁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故咎征不至而休嘉集之.寿之术也.曰.颜冉何.曰.命也.麦不终夏.花不济春.如和气何.言麦虽不逾夏而秀花虽不越春而荣其如和气之保合何虽云其短.长亦在其中矣. 或问黄白之俦曰.傅毅论之当也.燔埴为瓦则可.埴黏土也烁瓦为铜则不可.以自然验于不然.诡哉.敌犬羊之肉以造马牛.不几矣.不其然欤.世称纬书.仲尼之作也.臣悦叔父故司空爽辨之.盖发其伪也.有起于中兴之前.终张之徒之作乎.起于哀平或曰.杂曰以己杂仲尼乎.以仲尼杂己乎.若彼者.以仲尼杂己而已.然则可谓八十一首.非仲尼之作矣.或曰.燔诸曰.仲尼之作则否.有取焉则可.曷其燔.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收藏 荀悦《申鉴·俗嫌》
复制 荀悦《申鉴·俗嫌》
类型:

传琴约

【一】 琴为圣乐:君子涵养中和之气,藉以修身理性。当以道言,非以艺言也。习琴之友,必期博雅端方之士,方可传之;轻浮佻达者,岂可语此。 【二】 派既不同,传亦各异。首严音律兼重指法。习琴者须令听过各家,务要心悦诚服,然后授受分明。荀会心明敏者,何妨青出于蓝。其或齐传楚咻,志不专一,则亦不屑教诲之而已矣。 【三】 孔子学琴于师襄,十日不进。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未成,初学者须要心坚志决,必期有成,方可传习。其或乘兴而来,半途而废,亦不足取也。 【四】 琴为古人养性之具,非以资糊口计也。每见时师传授,辄讲酬仪,鄙秽难闻,风雅扫地矣。凡我同志,各宜戒之。
收藏 程允基《传琴约》
复制 程允基《传琴约》
类型:

读延生集

适俗韵自少,爱山情颇多。 迩来南山下,卜筑当岩阿。 槛外倚修竹,墙头缠女萝。 蔼蔼丛桂阴,郁郁乔松柯。 清泉日夕流,好鸟鸣相和。 展书坐磐石,书中意如何。 延龄与养性,要在蠲烦苛。 长生岂敢慕,庶以痊沉痾。
收藏 骆文盛《读延生集》
复制 骆文盛《读延生集》
类型:

问道宜兴二首

粹仪夹绽盛花钿,人说先朝祀玉仙。 罨画有溪春不老,炼丹无灶古空传。 乞灵剩拟羞蘋藻,养性何劳学汞铅。 书閤苍龙应不远,为君重写白云篇。
收藏 岳珂《问道宜兴二首》
复制 岳珂《问道宜兴二首》
类型:

韵松轩

古干无风常作涛,谡谡静定动亦定。 枝上春禽送好音,似与松声相恊应。 弄影偏宜夜珠挂,藏形除是朝岚凝。 蠲涤万虑谢尘萦,佺乔得之以养性。 视于无形听无声,吾方用此通为政。
收藏 弘历《韵松轩》
复制 弘历《韵松轩》
类型: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五

来书云:“所释《大学》古本,谓致其本体之知,此固孟子尽心之旨,朱子亦以虚灵知觉为此心之量。然‘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 “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此语然矣。然而推本吾子之意,则其所以为是语者,尚有未明也。朱子以“尽心、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以“存心、养性、事天”为“诚意、正心、修身”,以“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为“知至仁尽,圣人之事”。若鄙人之见,则与朱子正相反矣。夫“尽心、知性、知天”者,生知安行,圣人之事也;“存心、养性、事天”者,学知利行,贤人之事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者,困知勉行,学者之事也。岂可专以“尽心、知性”为知,“存心、养性”为行乎?吾子骤闻此言,必又以为大骇矣。然其间实无可疑者,一为吾子言之。 夫心之体,性也;性之原,天也。能尽其心,是能尽其性矣。《中庸》云:“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又云:“知天地之化育,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此惟圣人而后能然。故曰:此生知、安行,圣人之事也。 存其心者,未能尽其心者也,故须加存之之功。必存之既久,不待于存而自无不存,然后可以进而言尽。盖“知天”之“知”,如“知州”“知县”之“知”,知州则一州之事皆己事也,知县则一县之事皆己事也,是与天为一者也。“事天”则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犹与天为二也。天之所以命于我者,心也,性也,吾但存之而不敢失,养之而不敢害,如“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者也。故曰:此学知、利行,贤人之事也。 至于“夭寿不二”,则与存其心者又有间矣。存其心者虽未能尽其心,固己一心于为善,时有不存则存之而已。今使之“夭寿不二”,是犹以夭寿二其心者也。犹以夭寿二其心,是其为善之心犹未能一也。存之尚有所未可,而何尽之可云乎?今且使之不以夭寿二其为善之心。若曰死生夭寿皆有定命,吾但一心于为善,修吾之身以俟天命而已,是其平日尚未知有天命也。“事天”虽与天为二,然己真知天命之所在,但惟恭敬奉承之而已耳。若“俟之”云者,则尚未能真知天命之所在,犹有所俟者也,故曰“所以立命”。立者“创立”之“立”,如“立德”“立言”“立功”“立名”之类。凡言“立”者,皆是昔未尝有而今始建立之谓,孔子所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者也。故曰:“此困知、勉行,学者之事也。” 今以“尽心、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使初学之士尚未能不二其心者,而遽责之以圣人生知、安行之事,如捕风捉影,茫然莫知所措其心,几何而不至于“率天下而路”也?今世致知格物之弊,亦居然可见矣。吾子所谓“务外遗内,博而寡要”者,无乃亦是过欤?此学问最紧要处,于此而差,将无往而不差矣。此鄙人之所以冒天下之非笑,忘其身之陷于罪戮,呶呶其言,其不容己者也。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五》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五》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