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疮

本草纲目 · 金部 · 锡

释名 又名白鑞、贺。 气味 甘、寒、微毒。 主治 恶毒风疮。 附方 用锡器在粗石上磨水,取水服,可解砒霜毒。用铅、锡各二钱半,加结砂和蜈蚣二要,共研为末,卷入纸内成捻子,放入油中浸一夜。点灯照杨梅疮,每日两次,七日见效。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金部 · 锡》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金部 · 锡》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甘松香

释名 苦弥扯。 气味 (根)甘、温、无毒。 主治 心腹痛满,脾积郁,肾虚齿痛,面痣风疮,脚气浮膝等。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甘松香》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甘松香》
类型:

本草纲目 · 鳞部 · 鳢鱼

释名 蠡鱼、黑鳢、玄鳢、乌鳢、鲷鱼、文鱼 气味 (肉)甘、寒、无毒。 主治 水肿。用鳢鱼一斤重者煮汁,和冬瓜、葱白作汤吃。 下一切气。用大鳢鱼一尾,破腹填入胡椒末半两和在标瓣三颗。缝合后,同小豆一升煮熟,再放入萝卜三、一颗、葱一把(都切碎),煮熟,空腹吃饱,并喝下汤汁。到夜晚有恶气排出。隔五天再服药一次。 肠痔下血用鳢鱼切成细片,拌蒜泥吃睛。忌食冷、毒物。 一切风疮(包括顽癣疥癞)。用鳢鱼一尾,去肠肚,填入苍耳叶;另以苍耳放在钠底,上面放钱倒少量的水,慢火煨熟,去掉皮骨淡食,勿入盐酱,疗效显著。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鳞部 · 鳢鱼》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鳞部 · 鳢鱼》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鲜

释名 鲜,音仙。亦名白、白羊鲜、金雀儿椒。 气味 (根皮)苦、寒、无毒。 主治 头风、黄疸、咳逆、风疮、疥癣、赤烂等症。 产后中风,但体虚不能服他药的病人,可用白癣皮加新汲水三升煮成一升,温服。李明珍指出:白鲜是治各种黄疸病和风痹的要药,但许多医生只用之于疮科,这是不够的。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鲜》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鲜》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